东川迎养图诗十章

东川之漘,栾栾柏松。君子于行,其乐融融。

栾栾柏松,东川之漘。君子于行,其从彬彬。

首之皤皤,仪之䄡䄡。君子有父,聿来自南。

峨峨翟冠,兰充其祎。君子有母,自南偕来。

君子拜稽,言笑嘻嘻。父母圣仁,不我遐遗。

维父与母,眉寿而康。维兄与弟,左右扶将。

行其野矣,有桑有麻。入其邑矣,有弦有歌。

奕奕高堂,式燕以嬉。匪直孝恭,其施孔宜。

凡厥庶民,各有所生。孰时观之,弗感而兴。

懿是孝德,有肇有循。肆庸作歌,以告厥民。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在东川之滨,一位君子出行的场景,充满了和谐与欢乐。诗中以“栾栾柏松”象征君子的品德如松柏般坚韧不拔,同时表达了对君子行进途中所伴随的快乐氛围的赞美。接着,诗人通过“其从彬彬”进一步描绘了君子周围随行者的文雅风度。

诗中还特别提到了君子的父母,他们从南方而来,与儿子团聚,场面温馨而充满喜悦。父亲头戴高高的翟冠,母亲也一同前来,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父母的慈爱与长寿,以及兄弟之间的相互扶持,都成为了诗中的亮点。

随后,诗人转向描述了自然与社会的美好景象。在广阔的田野上,桑树与麻田并存,城市中弦乐与歌声交织,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高大的厅堂里,人们欢聚一堂,享受着和谐与欢乐的时光,不仅体现了孝敬父母的美德,也展现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最后,诗人以“懿是孝德,有肇有循”总结,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并通过创作诗歌的方式,向民众传达这一美德,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孝道的力量,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明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家庭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永慕堂为杨大参赋

大化运不息,逝水无停时。

依依旧居室,恻怆中肠悲。

书残读遗编,机有馀断丝。

斑衣不再舞,寿觞宁重持。

庭前百卉芳,但觉阴阳移。

仪容切寤寐,恍惚如见之。

亲心我所安,亲志我所期。

心志著且存,大节矢靡亏。

悠哉孝子情,勖此终天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游禹门

春泽周四野,閒情乐时和。

出郊纵逸兴,缅怀佳山河。

禹门忽在望,峭壁云嵯峨。

石磴接飞栈,危楼架洪波。

空山响丝竹,虚堂进舞歌。

父老诚苦心,旨酒神所呵。

由来非一朝,吾意其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河汾五贤咏五首(其一)卜子夏

浩浩西河流,遥遥东鲁山。

山河远相隔,千里独游还。

升堂奥可入,岂曰文辞观。

相从陈蔡厄,松柏知天寒。

索居晚归来,侯国师甘盘。

去之几千载,高风洒尘寰。

瞻望不可及,青云映西关。

形式: 古风

河汾五贤咏五首(其二)段干木

冥鸿不受弋,神龙不可羁。

所以高世士,孤情薄云霓。

矫矫段干木,志节一何奇。

圭组岂其愿,轩冕不吾希。

踰垣犹弗见,况乃趋走之。

岂徒侯国尊,凛为百世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