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牛二首(其二)

绿杨芳草被平坡,老人骑牛行且歌。

歌长扣角角欲碎,悠悠古意何其多。

布褐凉风生两肘,几度归来月明后。

夜深遗响入青云,应有知音与携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老人骑牛行吟的情景,展现了古代生活的悠远意境。首句“绿杨芳草被平坡”以自然景色开篇,绿杨与芳草交织在平坦的山坡上,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接着,“老人骑牛行且歌”一句,将画面中的静态美与动态美结合,老人悠然自得地骑着牛,边走边唱,赋予了场景以生命力。

“歌长扣角角欲碎,悠悠古意何其多”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老人的歌声悠长,伴随着他敲击牛角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和情感,这种声音虽近似破碎,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韵味和情感的丰富性。这不仅是对老人生活状态的描绘,也是对古代文化传承的一种隐喻。

“布褐凉风生两肘,几度归来月明后”则转而描写老人穿着简朴(布褐),在凉爽的夜晚归来时,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强调了生活的质朴与内心的宁静。这里的“几度归来月明后”,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老人多次在月光下归家的经历,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层次感。

最后,“夜深遗响入青云,应有知音与携手”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情感和深刻理解的向往。夜深人静之时,老人的歌声和故事随风飘散至云端,仿佛在寻找共鸣的灵魂。这里不仅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也暗含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以及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蚕妇吟

采叶者谁妇,蓬首面不洗。

年年丝作人家衣,短布裙穿不掩体。

绮罗不是养蚕人,三复斯言情不已。

形式: 古风

偶题

磊磊落落塞胸臆,推荡始觉心和平。

丈夫志量包宇宙,细故那得风波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忆绣荣二孙

绣孙犹未识阿翁,翁在山东一马骢。

近别荣孙春又夏,相应学语问阿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赠刘佥宪

古磬不谐人之耳,古瑟不合人之心。

茫茫天地亦大矣,人生岂谓无知音。

阳春白雪听者寡,巴人下里和如林。

退之奇崛篇,子美烂漫吟。

谪仙逸气隘六合,一字价抵千南金。

神游八极不可见,独留文字几千卷。

江河万古行地中,饮者杯勺各满愿。

我生其后欲追逐,蹇若跛鳖趋紫燕。

东西南北流览多,公取古词各矜衒。

迩来忽遇刘虚庵,胸中元气何潭潭。

沉酣百子索幽怪,模镕万象穷川岚。

兴来落笔亦何壮,一日千里驰风帆。

又若秋溟露毫末,明珠大贝相错参。

始悟古人今可学,嗟我见晚生腼惭。

虚庵虚庵真奇士,磊落声名固应尔。

相逢一曲伯牙琴,高山峨峨水清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