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邃首座

投老西山百不为,把茅是处可幽栖。

太湖三万六千顷,天与山僧作虎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怀深所作,名为《寄邃首座》。诗中描绘了诗人晚年选择隐居于西山,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把茅是处可幽栖”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喜爱与向往。而“太湖三万六千顷,天与山僧作虎溪”则以壮阔的太湖景色为背景,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其一)

寒拾长谈苦口禅,无人领解许多年。

如今拽转家风也,好把泥牛痛下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其二)

丰干漏泄因饶舌,描邈虚空总是渠。

翻笑闾丘无鼻孔,灶前礼拜觅文殊。

形式: 七言绝句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其三)

聚头作相都休问,那事如何为举扬。

放得肚皮沧海阔,世间无物不包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寄实相院主

乞得包山古寺基,竹窗松桧作幽栖。

何时一棹来相访,说尽人间万事非。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