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徵君诗

促生悲永路,早交伤晚别。

自我隔容徽,于焉徂岁月。

情非山河阻,意似江湖悦。

东皋有儒素,杳与荣名绝。

曾是违赏心,曷用箴余缺。

眇焉追平生,尘书废不阅。

信此伊能已,怀抱岂暂辍。

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徐徵君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离别的哀伤。首句“促生悲永路”,直接点明了对长久旅途的忧虑和悲伤,预示着离别的痛苦。接着“早交伤晚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从初次相遇的喜悦到即将分别的伤感,情感的波折跃然纸上。

“自我隔容徽,于焉徂岁月。”这两句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使得原本亲近的人变得遥远,岁月无情地在两人之间划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接下来,“情非山河阻,意似江湖悦。”则表明了情感并非被地理上的障碍所阻断,反而在心灵深处找到了共鸣,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界限。

“东皋有儒素,杳与荣名绝。”这里提到了友人的身份和品质,暗示其为一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儒者。这不仅是对友人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曾是违赏心,曷用箴余缺。”表达了诗人因未能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而感到遗憾,同时也反思自己是否有所缺失,寻求内心的完善。

“眇焉追平生,尘书废不阅。”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以及因思念友人而搁置了日常事务的状态。最后,“信此伊能已,怀抱岂暂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这份情感也不会轻易消逝。“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以贞松象征坚贞不渝的情感,强调了友情的纯洁和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对友情价值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3)

任昉(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阿堆。南朝文学家、方志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十六岁时,被刘宋丹阳尹刘秉聘为主簿,后被朝廷征召,任太常博士、征北行参军。永元末年,任司徒右长史。梁高祖萧衍即帝位后,任命为黄门侍郎,接着又升任吏部郎中。天监二年(503年),出任义兴太守。此后先后出任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秘书监、领前军将军。天监六年(507年)春,出任宁朔将军、新安太守。天监七年(408年),在任上去世,终年四十九岁。追赠太常卿,谥号“敬子”

  • 字:彦升
  • 籍贯: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
  • 生卒年:460年-508年

相关古诗词

答刘孝绰诗

阅水既成澜,藏舟遂移壑。

彼美洛阳子,投我怀秋作。

久敬类诚言,吹嘘似嘲谑。

兼称夏云尽,复陈秋树索。

讵慰耋嗟人,徒深老夫托。

直史兼褒贬,辖司专疾恶。

九折多美疹,匪报庶良药。

子其崇锋颖,春耕励秋获。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答到建安饷杖诗

故人有所赠,称以冒霜筠。

定是湘妃泪,潜洒遂邻彬。

扶危复防咽,事归薄暮人。

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

复资后坐彦,候余方欠伸。

献君千里笑,纾我百忧嚬。

坐适虽有器,卧游苦无津。

何由乘此竹,直见平生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寄到溉诗

铁钱两当一,百易代名实。

为惠当及时,无待凉秋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别萧咨议

离烛有穷辉,别念无终绪。

歧言未及申,离目已先举。

揆景巫衡阿,临风长楸浦。

浮云难嗣音,徘徊怅谁与。

傥有关外驿,聊访狎鸥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