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岳白莲道士能于长啸

猿猱休啼月皎皎,蟋蟀不吟山悄悄。

大耳仙人满颔须,醉倚长松一声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啸]韵

翻译

猴子别在明亮的月光下啼叫,蟋蟀也安静下来,山林变得悄然无声。
长着大耳朵的仙人胡须满面,他醉醺醺地靠在高大的松树上,发出了一声长啸。

注释

猿猱:猿猴和猱类动物,这里泛指山林中的猴子。
休啼:停止啼叫。
月皎皎:月亮明亮洁白。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夜间鸣叫。
不吟:不再发出叫声。
山悄悄:山中非常寂静。
大耳仙人:形容仙人有着大耳朵,可能特指某位神话人物或形象。
满颔须:胡须丰满,覆盖下巴。
醉倚:醉酒后倚靠。
长松:高大的松树。
一声啸:发出一声长啸,可能是表达情感或神通的展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仙境图景。开头两句“猿猱休啼月皎皎,蟋蟀不吟山悄悄”通过猿猴与蟋蟀之声的停止,营造出一种宁静无声的夜晚氛围。猿猩在明亮的月光下安静地休息,而蟋蟀也不再鸣叫,整个山谷都沉浸于深邃的寂静中。

第三句“大耳仙人满颔须”则描绘了一位长着长长白发的仙人形象,这位仙人的外表特征暗示其修行之久远与道法之高深。这里的“大耳”可能象征智慧和洞察力,或者是对佛教中佛祖形象的一种借用。

最后一句“醉倚长松一声啸”则展现了仙人在醉酒之后,依靠着苍古的松树发出的悠扬啸声。这不仅展示了他超然物外的情怀,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深刻融合和精神上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仙境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无为、超越尘世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不失韵味,是一首充满了禅意和仙气的佳作。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渔父

夜钓洞庭月,朝醉巴陵市。

却归君山下,鱼龙窟边睡。

生涯在何处,白浪千万里。

曾笑楚臣迷,苍黄汨罗水。

形式: 古风

猛虎行

磨尔牙,错尔爪,狐莫威,兔莫狡,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

前村半夜闻吼声,何人按剑灯荧荧。

形式: 乐府曲辞

黄雀行

双双野田雀,上下同饮啄。

暖去栖蓬蒿,寒归傍篱落。

殷勤避罗网,乍可遇雕鹗。

雕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

形式: 古风

善哉行

大鹏刷翮谢溟渤,青云万层高突出。

下视秋涛空渺瀰,旧处鱼龙皆细物。

人生在世何容易,眼浊心昏信生死。

愿除嗜欲待身轻,携手同寻列仙事。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