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岁除作明朝六十岁矣

禅榻萧然丈室空,薰销火冷闭门中。

光阴又似烛见跋,学问只如船逆风。

一岁临分惊老大,五更相守笑儿童。

休言四十明朝过,看取霜髯六十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禅房空荡无人烟,香消火冷门紧闭。
时光流逝如蜡炬残,学问进展似逆水行舟。
年届岁末惊觉老去,五更相伴笑谈孩童。
别提四十很快过去,看看我这满头白发的老人。

注释

禅榻:禅房里的床榻。
萧然:空寂无人的样子。
丈室:宽敞的房间。
薰销:香气消失。
火冷:炉火已冷。
光阴:时间。
跋:残余。
学问:学术知识。
船逆风:船逆着风行驶。
临分:年终。
惊老大:猛然惊觉自己老了。
五更:黎明前的五个时辰。
相守:相伴度过。
儿童:小孩。
四十:四十岁。
明朝:明天。
霜髯:白须。
六十翁:六十岁的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壬戌岁除作明朝六十岁矣》,描绘了诗人临近六十岁的感慨与心境。首句“禅榻萧然丈室空”以清寂的禅榻和空荡的居室,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接下来,“薰销火冷闭门中”暗示时光流逝,岁月如蜡烛燃烧殆尽,生活中的温暖和活力逐渐消退。

“光阴又似烛见跋”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光阴迅速消逝的无奈,如同蜡烛燃尽只剩下短小的残余。诗人感叹“学问只如船逆风”,暗示尽管年事已高,但求知若渴的心仍未改变,学习之路依然艰难。

“一岁临分惊老大”流露出对岁月匆匆的惊讶和对老去的忧虑,而“五更相守笑儿童”则通过对比,以儿童的无忧无虑反衬自己即将迈入老年的心态。最后两句“休言四十明朝过,看取霜髯六十翁”,诗人自我宽慰,告诫自己不必过于忧虑即将到来的六十岁,毕竟人生如白驹过隙,应坦然面对岁月的流转。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又有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以及对老去的坦然接受,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豁达态度。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尹少稷寄顾渚茶

骎骎要路津,旧日水南人。

尚记茶山老,能分顾渚春。

江淮劳庙算,河路暗胡尘。

忧国惟生睡,降魔固有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王周士显谟自闽中归沩山旧隐道经临川惠然先辱且出示吕居仁送行诗有见及语因次其韵赠周士

此生寡偶固其宜,何况身从老得衰。

门外设罗谁一顾,道旁倾盖子相知。

断金已定交游事,伐木仍传故旧诗。

闻说沩山堪避世,卜邻他日更无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邓帅寄梅并山堂酒

甓社湖边路,诗筒得报回。

旧时云液酒,新岁雨肥梅。

不是园官送,真成驿使来。

鬓毛都白尽,更著此花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长至日述怀兼寄十七兄

老来愈觉白驹忙,眼看重阳又一阳。

心似死灰飞不起,技如寒日短中长。

厌看宾客空投谒,强对妻孥略举觞。

回首山阴酬劝地,应怜鸿雁不成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