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轩

正道无委辙,邪蹊多旁通。

周旋一失足,百川不可东。

所以古人介,蚍蜉视三公。

去此日云远,谁能蹑其踪。

伟哉康大夫,仰止柳下翁。

华构揭巨扁,烈烈生清风。

岂比桃李花,森如千丈松。

下焉鞭埃氛,上焉追鸿濛。

愿言坚砥柱,屹向横流冲。

心乎苟勿替,会见收奇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名为《介轩》。诗中以“正道无委辙,邪蹊多旁通”开篇,巧妙地将正道与邪路进行对比,强调了坚守正道的重要性。接着,“周旋一失足,百川不可东”,进一步阐述了在人生道路上一旦偏离正轨,后果不堪设想的道理。

“所以古人介,蚍蜉视三公”,通过古人坚守节操的典故,比喻小人物对大人物的不屑,强调了人格独立和坚守原则的重要性。“去此日云远,谁能蹑其踪”,表达了远离正道的危险,以及追随正道的艰难。

“伟哉康大夫,仰止柳下翁”,赞美了康大夫和柳下惠的高尚品德,以此为楷模,鼓励人们追求道德的高标。“华构揭巨扁,烈烈生清风”,描绘了宏伟建筑上的大匾额,象征着道德力量如同清风一般深入人心。

“岂比桃李花,森如千丈松”,将桃李花与千丈松进行对比,前者轻浮易折,后者坚韧不拔,以此来比喻道德品质的高下。“下焉鞭埃氛,上焉追鸿濛”,表达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不受外界影响。

最后,“愿言坚砥柱,屹向横流冲”,表达了诗人希望像砥柱一样,在人生的激流中坚定前行,不畏困难。“心乎苟勿替,会见收奇功”,鼓励人们只要内心坚守,终将收获非凡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筮仕示张诩

灯下排蓍十八更,神机我祝敢相轻。

一时出处虽当决,半月功名了不争。

世事转头常老病,山田计口废春耕。

儿童与我添香烛,百拜皇穹祝母龄。

形式: 七言律诗

中秋诸友携酒饮白沙时余有徵命将行

江门沽酒款徵车,乡里交情我不疏。

不怕霜风吹客鬓,却怜星月洗溪厨。

惊看七步来长句,直过三更坐老夫。

何处中秋不同赏,明年书劄寄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奉寄黄岩使君邝载道柱史答来教也二首(其一)

御史交情白首真,传书况复有严亲。

黄岩逐客遥怜汝,紫水渔竿更恼人。

岁月江湖双鬓短,声名天地一官贫。

相逢他日论何事,次第哦诗百首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奉寄黄岩使君邝载道柱史答来教也二首(其二)

三军骢马踏神京,四海苍生望太平。

淮上舟连吴侍御,岭南人卜邝先生。

批麟事业真何补,识马心期理得名。

渐近五湖烟景内,与君今日却须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