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黄岩使君邝载道柱史答来教也二首(其二)

三军骢马踏神京,四海苍生望太平。

淮上舟连吴侍御,岭南人卜邝先生。

批麟事业真何补,识马心期理得名。

渐近五湖烟景内,与君今日却须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宏大的历史场景和深邃的人文思考。首联“三军骢马踏神京,四海苍生望太平”以壮阔的气势开篇,三军的骏马踏过京城,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统一,而四海苍生对太平盛世的期盼,则体现了人民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

颔联“淮上舟连吴侍御,岭南人卜邝先生”则通过具体的地域和人物,展现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淮上的船只连接着吴地的侍御,岭南的人们在卜问着邝先生,这些细节描绘了广阔的社会图景,既有官场的权谋,也有民间的信仰与生活。

颈联“批麟事业真何补,识马心期理得名”转入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反思。批麟事业虽显赫,但是否真正有益于社会?识马之心虽高远,能否实现理想名声?这一联提出了对个人行为与社会价值关系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尾联“渐近五湖烟景内,与君今日却须争”则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挑战。五湖烟景象征着宁静与和谐,与君今日却须争,意味着即使在宁静之中,也需要面对竞争与挑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洞察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视野和社会画卷,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个人情感,是明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托黄岩转致区区于金陵孔易内翰诸公

去年杯酒喜遭逢,却忆金陵是梦中。

白首可能离海上,黄岩该为谢江东。

草亭人去千山月,来鹤诗成万古风。

两地寄书慵似我,江南八月有征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茅龙

胸中骚雅浃江洋,手里龙蛇不可降。

赠尔茅根三百丈,等閒调性到千张。

形式: 七言绝句

奉寄朱都宪(其一)

诸侯鈇钺镇西东,岁岁江湖拟拜公。

国有大臣堪柱石,世无邑令过儿童。

三冈共□经纶手,四辟曾成造化功。

多病一身如槁木,也怨桃李育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奉寄朱都宪(其二)

古来名誉塞乾坤,公与时人作法根。

眼见晦明真有数,心知肉骨更何言。

全家可食□□报,千里如□□岳尊。

他日勋庸书史笔,章联书法在龙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