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书怀

我昨浮平湖,时适逢中秋。

十年鸥鹭盟,万丈蛟龙湫。

微风自远至,皓月当上头。

朋游凡三人,一举累百瓯。

清光洞虚明,醉舞相劝酬。

枕籍起更酌,微茫寄安流。

长空隐绳低,中夕发棹讴。

未开晨曦轮,已系横堤舟。

驾言舍维楫,登途肃衾裯。

凄凄感霜露,郁郁瞻松楸。

恻怆动五情,顾省经几丘。

僾然倏如在,惕若疑可求。

暌离才经岁,蓊茜惊且稠。

每欲栖猿扃,于焉筑菟裘。

经营眺高冈,夷坦开平畴。

左抚芙蓉屏,右瞰鸿雁洲。

风雷凄五更,云月澄双眸。

汜兰滋畹茂,丛桂连山幽。

惊鸢下跕跕,候虫鸣啾啾。

振策后无继,蝎屐杳莫周。

谁接西山袂,且为东皋留。

一憩动踰月,四顾无与俦。

栖禽竞晨噪,落霞观夕收。

樵歌路崎岖,渔笛声咿嚘。

筑鸣环山泉,钟度远寺楼。

烟暝白昼合,晴岚翠光浮。

夔藩走鹿豕,下括寻羊牛。

虽云适野性,颇复怀牢愁。

天命乐自然,吾生感行休。

主上顷见知,诏书传置邮。

不忘盖帷弃,几比岩穴搜。

沈沈开仙祠,奕奕垂灵斿。

笋班北阙近,槐影西清樛。

圣恩比天隆,臣报如羽輶。

当年四十奏,日彻十二旒。

言言劘上听,历历思前筹。

是知度如渊,井语不忍仇。

感叹涕泪零,栖迟岁年遒。

纵兴裹革念,已抱刖足羞。

庄舄越客吟,宗元楚山囚。

更惭德难称,敢谓命不犹。

尔来阵云黑,已觉杀气揫。

连兵又多垒,乏馈仍上游。

如我高卧閒,自比他人优。

岂不思敌忾,一为殄国雠。

远慨筋骨衰,何以从戈矛。

又怜壮心老,无复陈谋猷。

居然去妇情,徒作嫠纬忧。

五斗折腰人,百鍊绕指柔。

苦心自惙惙,古道方悠悠。

华山正绝陉,郑赋犹待鯈。

指点隔江烽,烧烛看吴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我昨日漂浮在平静的湖面,恰逢中秋佳节。
十年间与鸥鹭结盟,万丈深渊似蛟龙潭。
微风从远方吹来,明亮的月亮高悬头顶。
三位朋友一同出游,举杯共饮上百杯。
清冷月光照亮虚空,醉舞之间互相劝酒。
醒来后再次饮酒,思绪飘向远方。
夜半时分,天空低垂,划桨唱歌以遣怀。
黎明还未到来,船已停靠在横堤边。
放下船桨登岸,穿着整齐的衣物。
感受着霜露的凄凉,望着松柏深感哀伤。
心中五情悲切,回想起过去的坟丘。
恍惚间仿佛还在,忧虑是否还能再见。
分别才一年,草木已繁茂。
常想在此处建屋,过上隐居生活。
站在高岗眺望,平坦的土地展开眼前。
左手抚着芙蓉屏风,右手俯瞰鸿雁栖息之地。
五更时分风雷凄厉,云月映照双眸。
兰花茂盛,桂花幽香满山。
惊飞的鸢鸟落下,虫鸣声此起彼伏。
疲倦无继,鞋子踏过山路。
无人接续西山之约,暂留东皋。
一次小憩已过月余,四顾无人可比。
清晨鸟儿争鸣,晚霞收束一天的色彩。
樵夫歌声在崎岖小路上回荡,渔笛声断断续续。
泉水环绕山间,寺庙钟声悠扬。
白昼与黑夜交融,晴朗的山岚浮动。
猎物在山林间奔逃,寻找食物。
虽然享受野外生活,但仍怀念束缚。
顺应天命,享受自然,人生感慨时光流逝。
皇上最近赏识,诏书传递到家。
不忘过去的恩典,如同岩穴中的隐士。
开辟仙祠,神灵显灵。
官职接近皇宫,槐树影子映在西清宫。
皇恩浩荡,臣子回报轻如羽毛。
曾有四十次奏章,直达皇帝的宝座。
言语切中要害,思考过往的策略。
深知自己的深度,不愿与人结怨。
感叹涕泣,岁月匆匆。
即使有改变心意的愿望,也因脚疾而羞愧。
庄舄吟唱越地诗,柳宗元被囚楚山。
更加惭愧德行不足,不敢说命运不公。
战云密布,杀气弥漫。
连绵的战争,物资匮乏,形势严峻。
我闲居一隅,自认为比他人轻松。
并非不想抗敌,只愿消灭国家的敌人。
年老体衰,如何能拿起武器。
壮志已老,不再有新的计谋。
离开妻子的情感已淡,只剩寡妇的忧虑。
五斗米折腰的人,如今柔弱如丝。
内心苦闷,古道漫长。
华山险峻,郑国的赋诗等待时机。
遥指对岸烽火,借烛光欣赏吴钩。

注释

浮:漂浮。
逢:遇到。
盟:结盟。
湫:深潭。
皓月:明亮的月亮。
累:累积。
清光:清冷月光。
维楫:船桨。
夷坦:平坦。
芙蓉屏:装饰有芙蓉图案的屏风。
鸿雁洲:鸿雁栖息的水洲。
畹: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
鯈:鱼名,古代用于祭祀。
烽:烽火台。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弯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的《山中书怀》,诗人通过描绘山中景色和自身感受,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鸥鹭盟”、“蛟龙湫”、“皓月”、“清光”、“风雷”、“烟暝”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朝廷召唤的矛盾心情,以及对国家战事的担忧。

诗的开头部分,诗人回忆在湖上赏月的往事,与朋友畅饮欢聚,然后转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的追忆。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同时也感叹岁月流逝和个人衰老。在国家危难之际,他虽然渴望为国效力,但因身体衰弱和壮志消磨而感到力不从心。最后,诗人以华山和郑赋的典故,表达自己虽身处山中,但仍关注着国家的局势,内心充满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岳珂作为南宋文人士大夫的复杂心境,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山居作报书竟夜有感戏成

山居踰五旬,正以厌烦故。

谁持故人书,剥啄扣我户。

奁篚旅庭砌,瓶罂列桯庑。

启缄读风檐,盈幅字如缕。

颇欲从简易,人事正如许。

厚意来远方,殷勤不容阻。

还欲混俗尘,又觉初志误。

笔研久荒秽,肩腕仍旅拒。

沈沈青灯夜,窗牖打风雨。

聊激懒惰心,小出啽呓语。

霜㕙比铅觚,玉虫剔钗股。

隃麋方弄墨,擘茧更伸楮。

始焉据几案,敏捷疑得趣。

倏尔怀交情,恍惚接良晤。

缄题甫一二,手熟渐四五。

溪毛简精粗,报贶祝丰窭。

札胥谨印蜡,仆隶治筐筥。

但知役群动,不觉向五鼓。

作劳耳屡鸣,倦写目如瞀。

低头触屏风,入鼻饮辛雾。

欠伸忽三喟,静念起百虑。

吾生何太劳,穷处尚弗恕。

仕皆系穷达,世岂忘喜怒。

人以情见怜,我独影相顾。

谦勤福所基,傲放人共恶。

当年众楚咻,讵止双蛾妒。

生虽有远志,愿岂惜遐举。

偶因囿形质,莫与插翎羽。

徒誇九垓期,姑了一夕苦。

嗟哉且努力,掣肘无单父。

形式: 古风

山居感旧百韵

昔在淳熙日,中兴最盛年。

身逢千载运,眼见五朝天。

楚甸当澄按,岷江极溯沿。

经途俱极险,问字始能言。

卫国呼珠帽,阎公着玳筵。

进思红满幄,便室白连椽。

诏趁回衡雁,重听下峡猿。

讲书闻岳麓,论道识湘川。

至治承三纪,康谣沸九㙻。

亲逢尧寿并,继见禹功传。

阶玉骈床笏,籯金课椠铅。

程书仍把学,句读始精研。

白发沈詹事,青云张集仙。

遗经说东鲁,大义指南轩。

古郢十连地,脩门万里船。

欢呼瞻玉轪,恭请拥珠鞯。

全盛开京邑,升平沸市廛。

民无买刀佩,士有诵声弦。

去国波浮鹢,炎陬瘴跕鸢。

稍知遗枉白,仅齿与龄玄。

附首丁宁切,垂膺涕泗连。

止樊谗暧昧,皖箦恨缠绵。

奏牒怀留语,慈亲返故泉。

名坊观正献,萧寺饯忠宣。

鼓笈来承学,抠衣接钜贤。

伊濂一宗匠,郑邓两魁躔。

持论闻忠厚,逢时正党偏。

伪名开建上,威燄张平原。

国论几沈痼,初心本怙权。

朱彭承既倒,沈季助方燃。

东阁陪公议,南州返客还。

奋身从百战,垂翅谒三铨。

累载需将冠,中宵叹著鞭。

穷边周障塞,访古涉淮堧。

归抱遗书痛,亲裁逸事编。

紬藏金匮底,吁直玉阶前。

日射九关豹,风清列辟鹓。

丁时旒十二,乙奏牍三千。

鼙鼓宸心感,丝纶诏墨鲜。

铸佗光裂地,绘像焕凌烟。

狐史无留憾,麟台录奏篇。

贤书虽偃蹇,仓氏尚拘挛。

大幕开丘邓,从军下宿涟。

人谋自矛盾,民命困戈鋋。

已矣椎铜虎,归欤访石田。

哦松期埽径,荐草又誊笺。

掌庋斯文在,鸣琚大老先。

扈祥才列属,鹤吊复题阡。

甫毕三期制,重登九寺联。

曾因陈战守,尚忆奏蝉蜎。

冯翊菟符佩,华亭鹤羽翩。

弱翁惭美报,季子幸求遄。

兰省频分帐,枢庭恰缀员。

干时繇阃议,问俗许帷褰。

平籴千仓富,防江万鼓鼘。

田畴免捐瘠,闾里仅安眠。

戎监还文石,粮车抗使旃。

龙荒潴庙玺,鸿笔研山园。

为访平山柳,来寻九曲莲。

降胡启胶轕,走檄更喧阗。

位棘圭颁瑞,持荷袷在肩。

登坛委寄重,仗钺便宜专。

间使诛妖福,坚城馘逆全。

万艘争转粟,九府亦流钱。

诗祸兴同列,天游□上元。

閒僧偶传诵,匪石遂铭镌。

学羿招弯射,沤阳厌老拳。

了无虚券證,仅有巧言谝。

幕府门生旧,勋家宿契坚。

反身徒浩叹,齰舌谩思愆。

皇上颁明制,公朝雪滞冤。

复令修甬道,适遇奋空弮。

忧职霜侵鬓,忘餐颊露颧。

粗能供尺伍,何以报尘涓。

忽奉枢机召,难胜束帛戋。

迄孤朝仄席,敢望政齐璿。

误沐便蕃渥,重寻香火缘。

九霄三境近,十阁五云边。

倍惜筋骸老,空惊手足胼。

支离赋囊粟,温饱及华颠。

喘月牛歌戚,嘶风马忆燕。

枕戈悲壮志,揭橐愧空饘。

触事常多感,怀安祇自怜。

深山游鹿豕,交友半貂蝉。

北海亡郗渐,南荣偃偓佺。

馀生知有幸,世虑盍无牵。

多幸偕癃老,清时释绊缠。

采芝从涧底,策杖又山巅。

止足须关念,沈迷盍久悛。

便须便漱石,勿使诿乘轩。

垤蚁还惊梦,冥鸿愿比骞。

屋閒云可宿,檐曝日常暄。

适性频移竹,忘忧更树萱。

衔杯趁安健,卒岁乐周旋。

往岁当流马,归心听杜鹃。

方眠不忘起,已病始知痊。

鼯技羞穷木,羊肠易折辕。

但令思愦愦,岂厌腹便便。

逆旅还推枕,知音谩续弦。

谁谈少年事,为我写蹄筌。

形式: 排律

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平兴国宫祠官呈赵季茂

世间何物最是閒,司谏拂衣归华山。

倦来忘记省不得,依约此语祥符间。

终南捷径本自错,老子新司紫元钥。

官家雇我作閒人,有酒醉呼端不恶。

岁糜廪粟月俸钱,豢鹤有料芝有田。

人生何必待有用,我老得此宁非天。

君不见当年把臂龙图上,司谏放归元未放。

又不见倦翁山行醉复醒,说著拂衣今亦忘。

形式: 古风

中秋夜宿旌德观无月

满看金盆涌碧流,西湖从古惬中秋。

清班正自重闉隔,尘鞅难从近甸游。

自是四并偏我靳,从知一笑岂人谋。

望霓得月良非急,且愿西风送雨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