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明敬采方竹作

不采禹阳阮隃枝,不求罗娇笼䈡干。

闻君方竹拂云霄,枝枝中矩堪把玩。

我生好入名山游,手中竹杖是朋俦。

阮隃只堪作长笛,笼䈡但可架高楼。

爱兹方竹坚如铁,出入扶持宜暮节。

进长居后退居前,令我不随人磬折。

贤人方之圣人圆,嗟余违世不知权。

但使乔松得本性,何须散木终天年。

与君向此筼筜掘,磊砢怜伊有正骨。

摩娑不减金琅玕,铿然爪甲声清越。

人间五岳好游嬉,莫教尚平婚嫁迟。

骑二茅龙君不羡,驾三青鸟吾不希。

但将方竹作双杖,与尔高高上翠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与陈明敬采方竹作》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方竹”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的开篇即以“不采禹阳阮隃枝,不求罗娇笼䈡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人雅趣的超越,不再追求那些过于华丽或过于平凡的事物,而是寻求一种更为纯粹、质朴的生活态度。接着,“闻君方竹拂云霄,枝枝中矩堪把玩”,描绘了方竹高耸入云的形象,以及其形状规整、适于把玩的特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我生好入名山游,手中竹杖是朋俦”,诗人自述喜好游历名山大川,手中的竹杖如同良伴,象征着他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接下来,“阮隃只堪作长笛,笼䈡但可架高楼”,通过对比阮隃竹和笼䈡竹,表达了诗人对不同事物价值的不同看法,强调了方竹的独特魅力。

“爱兹方竹坚如铁,出入扶持宜暮节”,诗人赞美方竹坚韧不拔的品质,将其视为晚年生活中的伴侣和依靠,寓意深远。最后,“贤人方之圣人圆,嗟余违世不知权”,诗人以方竹自比,表达了自己虽不完全符合世俗的标准,但仍坚守自我,追求内心世界的完整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方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送韩石耕

我闻黄山有汤泉,轩辕浴之飞紫烟。

琼楼珠阙万峰连,瀑布为梁度群仙。

白云瀰漫如沧海,丹台石笋忽不在。

天风吹开金芙蓉,中有日月纷光彩。

送君归去餐日华,桃花片片是丹砂。

三日容颜如玉女,却来同我登青霞。

形式: 古风

愤歌

时人皆谓我狂生,蓬头垢面纵横行。

神龙变化愧无力,失水乃与蝼蚁争。

哀哉天下日沉浊,孟轲好辩遭凌辱。

从来君父若浮云,暮楚朝秦非反覆。

我今守道诚不详,孔雀何如牛有角。

形式: 古风

上千尺峡百尺峡至温神洞宿

十八盘尽见西峰,游人匍匐上芙蓉。

攀援铁绠数千尺,身似飞猿时一掷。

阴阴天井上穿天,袅袅石梯悬度石。

神爽先飞玉女峰,啸歌暂憩羽人宅。

月中明灭白云流,风外砰磅瀑泉激。

咫尺翻愁帝座逼,吐纳聪明慎今夕。

形式: 古风

西峰访范复庵不值留赠

横天一壁惊无路,频骑夹岭空中度。

栈边万壑沉青冥,桥下千峰出烟雾。

我从玉井得真源,明星玉女招不顾。

直向西峰攀所思,楼压莲花花倒垂。

三闾披发同山鬼,四皓疗饥有紫芝。

咫尺白云寻不见,先朝耆旧君堪恋。

无悲帝座隔层城,自有天门通一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