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三)

昔有郭崇子,誉雠愧雠死。

德报固宽身,直斯可以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杂题》系列之二十三,名为“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诗中引用了古代故事,通过郭崇子的例子,表达了对道德与公正的深刻思考。

首句“昔有郭崇子”,引出历史人物郭崇子的故事,暗示了后文将围绕道德与行为展开讨论。接着,“誉雠愧雠死”描绘了郭崇子对待仇人的态度,即使在名誉上受到损害,也愿意为维护正义而牺牲。这体现了郭崇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公正的坚持。

“德报固宽身,直斯可以已。”这两句总结了郭崇子的行为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即他的道德行为不仅使自己心胸宽广,也树立了正确的榜样,表明了正直与公正的价值所在。整首诗通过简短的叙述,传达了对道德行为的赞美和对公正价值的推崇,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四)

调达丈五身,劫火烧不息。

一生无所为,与佛作功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五)

赵州柏树子,强半嫌人死。

脱得葛藤缠,走入齑瓮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六)

宗门伎俩尽,支离作曹洞。

何似无心人,棒渴两不用。

形式: 五言绝句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七)

达磨三遇毒,夫岂流支意。

大道宁有町,并行不相悖。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