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红豆

情一丝。恨一丝。和梦和烟化柳枝。春魂消尽时。

人声嘶。马声嘶。此别孤身那得支。分愁寄与谁。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无奈。"情一丝。恨一丝。" 开篇即点明情感的细微与复杂,既有深情的眷恋,又有难以割舍的怨恨。"和梦和烟化柳枝。" 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梦境与烟雾融入柳枝之中,形象地展现了情感的飘渺与易逝,如同春日里柳枝轻摇,蕴含着淡淡的忧伤。

"春魂消尽时。"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这里却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消逝,春魂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其消尽则意味着美好即将逝去,留下的是无尽的空虚与失落。

"人声嘶。马声嘶。" 通过人声与马声的嘶鸣,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与不舍。人声嘶哑,马儿悲鸣,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离别图景,让人感受到离别之痛的深切。

"此别孤身那得支。" 离别之后,独自行走于世间,如何支撑起这份孤独?这句表达了离别后内心的无助与迷茫,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分愁寄与谁。"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在离别之后,无法倾诉心中愁绪的孤独与痛苦。愁绪无处寄托,只能深埋心底,独自承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语言含蓄而富有感染力,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179)

傅熊湘(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萝月

月圆能几。蚀与虾蟆矣。空说聚灰能止水。

又被黑龙掀起。繁霜白尽芦花。朔风吹彻胡笳。

除是天荒地老,不然此恨无涯。

形式:

菩萨鬘

不分吾行成踽踽。秋风独向空山语。山鬼目横波。

山中萝薜多。湿云飞不断。细雨延秋半。

三尺枉横腰。恩仇销未销。

形式:

临江仙.雪词谓其妇劝勿作诗,会吾妇亦劝余止酒,因并及之以为笑

以酒为名原不恶,不然生我奚为。

任他题遍绿窗诗。颓然五斗,醉去但佯痴。

君自吟诗吾饮酒,妇言切莫闻知。

更防白发上青丝。苦吟痛饮,今后不须辞。

形式:

摊破浣溪纱.用李中主韵,和雪耘

露似珍珠月似钩。有人徙倚最高楼。

望断天涯何处是,路悠悠。

晓雨催寒轻破梦,朔风吹霰苦添愁。

万种心怀抛掷尽,付东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