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董之南韵

门外远山肤寸碧,堂前溪水半篙深。

仰看老鹤有清兴,静听幽琴无俗音。

三釜及亲君养志,一瓢在巷我甘心。

向平婚嫁何年毕,杖策长随支道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生活画卷。首句“门外远山肤寸碧”,以远山的翠绿渲染出一种深远的自然之美,仿佛那碧色的山峦就在眼前,触手可及。接着“堂前溪水半篙深”,则将视线拉近,描绘了屋前溪流的清澈与深邃,半篙之水,既显其深,又见其静。

“仰看老鹤有清兴,静听幽琴无俗音”两句,通过老鹤的高飞和幽琴的清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内心的宁静。老鹤翱翔于碧空,象征着自由与高洁;幽琴之音,不染尘嚣,传递出诗人对纯净生活的向往。

“三釜及亲君养志,一瓢在巷我甘心”则是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揭示。三釜,古代炊具,这里借指生活所需;及亲,侍奉父母,体现了孝道;养志,保持心灵的满足与愉悦。一瓢在巷,象征着简朴的生活,甘心于此,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追求。

最后,“向平婚嫁何年毕,杖策长随支道林”两句,以向平(东汉隐士)的典故,表达了对婚姻家庭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杖策长随支道林,则是直接引用了支遁(东晋高僧)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次季智伯韵

薄有田园百不忧,诗书自乐更无求。

形容风月三千首,笑傲林泉四十秋。

岂意骑鲸寻李白,真成梦蝶化庄周。

谁能倒激西江水,洗我胸中万斛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饶正叔梅花

疏影横斜月色新,肌肤清瘦不禁春。

侵凌腊雪寒先觉,漏泄东风信最真。

光滉妆台人未起,香迷野径蝶难亲。

飘零点破苍苔地,安得灵犀为辟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与诸人集陈公美书堂观雪以朔雪洗尽烟岚昏为韵探得烟字

踏雪敲门愧履穿,孟公饮我酒盈船。

捲帘光动山人帐,入户寒侵坐客毡。

急洒江村迷静练,深藏茅舍认孤烟。

明年策马长安去,谁念清吟孟浩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王立之寄书言其子阿宜渐学作诗及问余稚子梦玉安否作诗奉戏

求田问舍是何时,随分生涯可乐饥。

梦玉今年初学语,阿宜他日定能诗。

两家子弟俱无恙,一体文章是有师。

但得耕桑了门户,吾人不用宁馨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