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点绛唇·得外书》由清代女诗人张玉珍所作,以雁足传书为引子,描绘了主人公在收到远方消息后内心的复杂情感。
“雁足缠书,凭风吹过三千路。” 开篇即以雁足传书的古老方式,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消息,随着风的吹拂,跨越千山万水,抵达收信人的手中。这里不仅展现了通信的艰难与不易,也蕴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挂念。
“闲愁触忤。芳草斜阳暮。” 接下来,诗人通过“闲愁”二字,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内心的忧郁与愁绪。而“芳草斜阳暮”则是一幅典型的古典画面,夕阳西下,绿草如茵,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在收到书信后,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复杂。
“淡墨红笺,写遍离人苦。” 这一句中,“淡墨红笺”形象地描绘了书信的载体,淡墨渲染出的纸张与红色的笺纸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书信的珍贵,也暗示了情感的深沉与热烈。通过“写遍离人苦”,诗人表达了主人公将所有的离别之苦、思念之情都倾注于笔端,通过书信传递给远方的亲人。
“离人苦。这番新句。填就相思谱。” 最后,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这次收到的书信对于离人的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通信,更是情感的寄托与交流。通过“填就相思谱”,诗人巧妙地将书信比作谱写相思的乐章,表达了在通信不发达的时代,书信对于维系情感纽带的重要性,以及它所承载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古代通信环境下人们对于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情感交流的渴望,具有浓郁的古典韵味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