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金缕曲》是清代张秀端所作,通过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呵冻书成矣”,开篇即以“呵冻”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冬日寒冷中书写的情景,既表现了作者的勤奋与专注,也暗示了作品的珍贵。接下来,“喜传来、银钩铁画,精神满纸”,赞美了书法作品的精美绝伦,犹如银钩铁画般生动有力,充满精神气韵,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
“翰墨缘深偿不尽,覼缕何胜屈指”,进一步阐述了书法艺术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即使穷尽一生也无法完全领略其中的奥妙,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细临向、乱书堆里”,描述了作者在杂乱的书籍中寻找灵感,用心揣摩书法技艺的过程,体现了其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好古心同还写韵,笑涂鸦、终日忙无已”,则表达了作者对古代书法艺术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在忙碌中仍乐此不疲地创作,享受着书法带来的乐趣。
“琼玖报,祗凭此”,通过比喻,将书法作品比作珍贵的琼瑶,强调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期待通过作品得到认可和回报的心愿。“品香旧事从诗纪”,则将书法与诗歌相提并论,暗示了两者在艺术上的相通之处,以及作者希望通过作品留下美好的回忆和故事。
“看横斜、寒梅疏影,年时相似”,通过描绘寒梅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的高洁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几次邮筒佳句在,况又追随乡里”,表达了作者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断探索和追求,以及与家乡文化的紧密联系。
“尽酬唱、不烦双鲤”,借用了古人通过鱼传尺素来传递书信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在艺术交流中的自由与便捷,以及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尊重。“浅酌屠苏吾醉也,展吴绫、绘得花如绮”,通过饮酒和展示丝绸画卷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愉悦和满足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梦笔,好提起”,最后以“江梦笔”作为结语,既是对全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邀请,鼓励大家拿起笔,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梦想,表达了作者对艺术传承和创新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金缕曲》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深情赞美和对个人艺术追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以及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