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跨青牛小幅二绝(其二)

此老当年枉出山,虚名犹惹在人间。

何如天隐无名者,直把泥丸早闭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此老”与“天隐无名者”的人生选择,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此老当年枉出山”,诗人开篇即以“此老”为例,指出他当年本应隐居山林,却因虚名所累,不得不踏入尘世,这样的选择显得有些无奈和遗憾。“枉出山”三字,既是对“此老”行为的评价,也暗含了对世人追逐虚名的讽刺。

接着,“虚名犹惹在人间”,进一步强调了“此老”被名声所困扰的事实,表明了名声对于人的束缚之大,即使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也无法完全摆脱。

“何如天隐无名者,直把泥丸早闭关”,诗人在此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状态——“天隐无名者”。这些人不求虚名,能够早早就闭关修炼,过着与世无争、心灵自由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仅揭示了世俗社会中名声与自由之间的矛盾,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在诗人的笔下,那些“天隐无名者”成为了理想人格的象征,他们的生活状态成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典范。

收录诗词(550)

林熙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午日送九虚丈还朝

韩江竞渡沸天涯,岭月偏随使者槎。

云白犹然依子舍,离黄自是护皇华。

樽前词客思摛草,海上羁臣懒种瓜。

民力艰虞今转剧,可无献纳起桑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黄思元丈予告还潮随有改临江之命

抱病萧然独闭关,却闻傲吏乞身还。

斗间龙气朝飞合,海上鸥吟夜色閒。

我已有心依白发,君今何事买青山。

眼前聚首凭棋局,忽报除书已赐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丁未五月六日拉黄思元丈放舟韩江登三元塔绝顶已陪太守金公别驾刘公观竞渡仍登塔传杯观者如堵薄暮就江东陆回时连日盛雨此日则独晴云漫赋四章用纪乐事(其一)

昨日天中节,今朝兴未阑。

凤城寻一苇,鳄渚放双竿。

海近涛声急,风高气色寒。

须臾登彼岸,转觉是飞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丁未五月六日拉黄思元丈放舟韩江登三元塔绝顶已陪太守金公别驾刘公观竞渡仍登塔传杯观者如堵薄暮就江东陆回时连日盛雨此日则独晴云漫赋四章用纪乐事(其二)

累石凌空起,登临望八寰。

置身红日表,托足白云间。

兄弟同携手,乾坤一解颜。

莫云天路远,此地可跻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