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闻警》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表达了诗人面对乱世时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武略与文章在国家危难时刻不同价值的认识。
首联“夜上高楼望,欃枪彻夜明”,描绘了诗人夜晚登高远眺的情景,欃枪(古代兵器)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夜晚,暗喻战争的残酷与不息,同时也象征着国家的危难时刻。
颔联“无才悲乱世,遭劫痛编氓”,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乱世的无奈和悲痛。这里的“无才”并非自谦之词,而是感叹自己虽有满腔热血却无以施展,无力改变乱世的现状。“编氓”指的是普通百姓,在战乱中饱受苦难,诗人深感痛心。
颈联“武略筹边重,文章报国轻”,揭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价值取向的反思。他认为在国家面临危机之时,军事策略和边防安全更为重要,而文学创作和文化教育似乎显得相对次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刻忧虑,以及对人才使用方向的思考。
尾联“连朝闻警报,投笔欲谈兵”,展现了诗人面对不断传来警报的现实,内心激荡,甚至想要放下手中的笔,投身到实际的军事行动中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愿意为国效力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反映了清末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以及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