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警

夜上高楼望,欃枪彻夜明。

无才悲乱世,遭劫痛编氓。

武略筹边重,文章报国轻。

连朝闻警报,投笔欲谈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闻警》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表达了诗人面对乱世时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武略与文章在国家危难时刻不同价值的认识。

首联“夜上高楼望,欃枪彻夜明”,描绘了诗人夜晚登高远眺的情景,欃枪(古代兵器)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夜晚,暗喻战争的残酷与不息,同时也象征着国家的危难时刻。

颔联“无才悲乱世,遭劫痛编氓”,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乱世的无奈和悲痛。这里的“无才”并非自谦之词,而是感叹自己虽有满腔热血却无以施展,无力改变乱世的现状。“编氓”指的是普通百姓,在战乱中饱受苦难,诗人深感痛心。

颈联“武略筹边重,文章报国轻”,揭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价值取向的反思。他认为在国家面临危机之时,军事策略和边防安全更为重要,而文学创作和文化教育似乎显得相对次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刻忧虑,以及对人才使用方向的思考。

尾联“连朝闻警报,投笔欲谈兵”,展现了诗人面对不断传来警报的现实,内心激荡,甚至想要放下手中的笔,投身到实际的军事行动中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愿意为国效力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反映了清末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以及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洋盗窃据鸡笼汛,闻警感赋

恶浪翻空毒雾浮,孽蛟营窟蜃嘘楼。

连天烽燧惊风鹤,入夜欃枪犯斗牛。

义旅同心齐结垒,奇兵扼吭孰焚舟。

何时横海来飞将,极目沧溟起暮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思

秋英开后已无花,征战频年怅海涯。

独对西风起愁思,孤城落日又鸣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高楼秋望感赋

海门雨过远天清,万类都从眼底呈。

秋水盈盈回岛屿,晴沙漠漠下鵁鶄。

东来边信师将老,北望中原寇未平。

独凭危楼惆怅久,日斜鼓角又悲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门溪上晚归,触怀口号

西风凛凛送悲笳,极目寒云磴道遮。

柳外夕阳红漾水,渡头衰草白沉沙。

恋驹羸马归蹄健,失侣孤鸿倦翼斜。

对此苍茫生百感,终天抱恨痛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