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秋英开后已无花,征战频年怅海涯。

独对西风起愁思,孤城落日又鸣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秋思》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战乱频仍,游子思乡的凄凉画面。

首句“秋英开后已无花”,以秋英(即菊花)的凋零暗示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衰败,菊花在秋天盛开,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而“已无花”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接着,“征战频年怅海涯”,点明了战争的频繁与漫长,以及远离家乡的游子心中的无奈与哀伤。“怅海涯”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身处异乡、思念故乡的深切情感。

“独对西风起愁思”,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愁绪。西风,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悲伤或时间的流逝,此处的“独对”,强调了主人公的孤单与内心的沉重。最后,“孤城落日又鸣笳”,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边塞景象,孤城、落日和鸣笳共同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战乱时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语言简洁凝练,情感真挚深沉,是清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高楼秋望感赋

海门雨过远天清,万类都从眼底呈。

秋水盈盈回岛屿,晴沙漠漠下鵁鶄。

东来边信师将老,北望中原寇未平。

独凭危楼惆怅久,日斜鼓角又悲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门溪上晚归,触怀口号

西风凛凛送悲笳,极目寒云磴道遮。

柳外夕阳红漾水,渡头衰草白沉沙。

恋驹羸马归蹄健,失侣孤鸿倦翼斜。

对此苍茫生百感,终天抱恨痛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因公自后垄归,行高崖上,感怀口号

遥遥天水渺茫间,长啸登临意觉閒。

世事无常如白浪,交情不改只青山。

烽烟日炽频闻警,原野秋清独往还。

每叹涛斜军误举,匡时无术反投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登内湾岩

百尺危楼峭壁悬,元龙那有此天然。

迎眸山色无今古,悦耳泉声有管弦。

野鹭行行投晚浦,丛篁历历数平川。

可怜大道皆荆棘,胜境睽违已廿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