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登泰山》,描绘了作者登临泰山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风云一举到天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豪迈与艰辛,仿佛风云相随直上云霄。"快意平生有此观"表达了作者对眼前壮观景色的由衷喜悦,认为这是人生难得的快意体验。
接下来的两句“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通过描绘泰山之巅的景象,将齐州的烟雾与日出的壮观结合,展现出泰山的雄浑与历史的沧桑。"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诗人以井底之蛙的视角比喻自己的狭窄见识,而今站在泰山之巅,视野开阔,心境也随之宽广。
最后,诗人“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表达了自己的欣喜之情,想象着在这样的高寒之地吟咏新诗,仿佛有仙鹤笙歌相伴,意境悠远,充满了超脱尘世的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泰山为背景,寓言个人心境变化,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登高抒怀的典型风格。
不详
汉族,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菱荷丛一船秋光淡。
看沙殴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无处烟霞不相识。
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天教分付与,云庄客。
万里侯封,九华仙伯。未必情浓似吾适。
扁舟风月,好景初无今昔。遐龄原不在,餐松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