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其一)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

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

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

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从天边远征而来,像云般守护着北平之地。
活捉了骑白马的将领,接连攻破了黑雕城池。
忽然看见战争的痛苦,只听说使者们的荣耀。
只剩下左丘明的传记,还有谁能继承卜商的名声呢?

注释

天上去:形容远征军从远方而来,犹如从天而降。
西征:向西边征战。
云中:天空中,此处形容军队如云般浩渺。
北平:古代地名,今北京。
白马将:骑白马的将领,常指敌方重要人物。
黑雕城:虚构的城堡,象征敌方的要塞。
刍灵苦:草扎的灵位,象征战死的士兵,表达战争的悲苦。
竹使荣:竹使可能指使者,他们享受荣耀,与士兵的苦难形成对比。
左氏传:《左传》,古代历史著作,作者左丘明。
卜商:古代学者,孔子的弟子,以博学著称。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英雄气概和边塞风光的古诗。开篇“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两句描绘了一幅宏伟的战场图景,展现了军队在天空的指引下西征,同时又在云层之中保护着北方的平安。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边疆安全的关切,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军事防御的重视。

紧接着,“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两句则展现了战争中的英勇与胜利。这里的“白马将”和“黑雕城”都象征着强大的敌人,而诗中的人物能够生擒对方的将领并且连续攻破对方的要塞,表达了一种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悲壮的情景。诗中的“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两句透露出战乱带来的痛苦和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刍灵”指的是被迫离家从军的人,他们在外遭受艰辛,而“竹使”则是古代用来传递军情的工具,这里提及它可能是在表达对于那些英勇战死沙场的将士的记忆和怀念。

最后,“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两句则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事迹的尊崇与思考。这里的“左氏”和“卜商”都是古代著名的人物或事件,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但诗中却透露出一种遗憾,即这些英雄人物已经去世,没有人能够继续他们的事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和英雄事迹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历史英烈的怀念以及对于未来英雄继承的期待。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其二)

返葬金符守,同归石窌妻。

卷衣悲画翟,持翣待鸣鸡。

容卫都人惨,山川驷马嘶。

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其三)

涂刍去国门,秘器出东园。

太守留金印,夫人罢锦轩。

旌旗转衰木,箫鼓上寒原。

坟树应西靡,长思魏阙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锦衣馀翟茀,绣毂罢鱼轩。

淑女诗长在,夫人法尚存。

凝笳随晓旆,行哭向秋原。

归去将何见,谁能返戟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日比皇明犹自暗,天齐圣寿未云多。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闻道百城新佩印,还来双阙共鸣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