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龙首高源析,螭吭乱玉锵。
带花春共远,和雨夜何长。
冷撼青蛇影,平拖白练光。
烦襟来自涤,可待濯沧浪。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府舍中流泉的景象,诗人韩琦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泉水从高处潺潺而下的动态美。首句“龙首高源析,螭吭乱玉锵”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泉水源头比作龙首,泉水下落的声音比作螭吭中传出的玉锵之声,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清脆悦耳的声响。接下来,“带花春共远,和雨夜何长”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泉水与自然景物和谐共生的意境,春日里泉水与花朵相伴,夜晚则与雨水交织,展现出四季变换中的宁静之美。
“冷撼青蛇影,平拖白练光”则是对泉水流动形态的精彩描绘,泉水如同青色的蛇影在水中摇曳,又如白色的丝带在水面缓缓铺开,光影交错,生动而富有韵律感。最后,“烦襟来自涤,可待濯沧浪”表达了诗人通过欣赏这清澈的泉水,心灵得到了洗涤,仿佛置身于清泉之中,洗净了心中的烦恼,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流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也寄托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的独特审美情趣。
不详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忠闵规摹壮,耽然大厦开。
无时佳燕在,正暑好风来。
池面飞泉落,林端畏景回。
谁知仙府路,琼室与瑶台。
台榭生凉处,奫沦瞰北塘。
松筠成夏荫,莲芰入秋香。
疏雨交寒晕,轻云衬晓光。
无心投钓饵,游鲤莫惊藏。
双石唐馀物,来兹孰记年。
嵌空危砌下,怪丑好花前。
名氏坳犹刻,藤萝穴任穿。
最宜秋后看,班驳藓痕圆。
待月西台早,移时凭曲栏。
云端开玉叶,海面起金盘。
燕席通宵雅,凉波入坐寒。
香风来不断,清露裛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