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二)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野外的寺庙旁,垂柳围绕着春日的菜园。
美丽的花朵映衬着翠竹,悦耳的鸟儿不愿离开这里。
城市的喧嚣究竟为何,风尘仆仆无法停留青春容颜。
谁能与你公子,傍晚时分一同归去。

注释

野寺:郊外的寺庙。
垂杨:垂柳。
春畦:春天的菜园。
乱水:杂乱的水面。
美花:美丽的花朵。
映竹:映照在竹子上。
好鸟:优美的鸟儿。
归山:返回山中。
城郭:城市和城墙。
何事:为何。
风尘:风尘劳碌。
驻颜:留住青春容颜。
公子:对年轻人的尊称。
薄暮:傍晚。
俱还:一起回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适之景的诗篇,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感慨抒发,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怀和哲思。

开篇“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自然环境之中。这里的“野寺”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寄托,而“垂杨”则增添了一抹柔和的色彩。接着,“春畦乱水间”更是让人感受到生机勃发、万物复苏的季节之美。

诗的中段“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之美与生命活力的交织。在这里,“美花”和“映竹”构成了一幅动静皆宜的画面,而“好鸟不归山”的句子,则透露出一种对远方的向往或是对自由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突然转向现实生活之感慨,“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这里,“城郭”象征着社会与人世间的繁华,而“风尘”则代表了世事纷扰和时间流逝。诗人似乎在质疑城市生活的真实意义,并表达出对于尘世浮沉的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则是在寻找能够共同分享这份闲适心境的知音。在这里,“薄暮”描绘了日落时分的宁静,而“欲俱还”表现出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与友人一起远离尘嚣,共享清净之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声。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奉寄别马巴州

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

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

独把鱼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

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骊驹白玉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其一)

避暑云安县,秋风早下来。

暂留鱼复浦,同过楚王台。

猿鸟千崖窄,江湖万里开。

竹枝歌未好,画舸莫迟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其二)

行李千金赠,衣冠八尺身。

飞腾知有策,意度不无神。

班秩兼通贵,公侯出异人。

玄成负文彩,世业岂沈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奉寄高常侍

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

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不啻过。

今日朝廷须汲黯,中原将帅忆廉颇。

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