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逢所作的《和套筒》。诗中表达了作者不屈不挠、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首句“长鸣谁敢扼吾咽”以鸟鸣自比,强调自己的声音不容他人压抑,显示出强烈的自我主张。第二句“掉臂天门不受牵”则描绘出诗人挣脱束缚、傲然独立的形象,"天门"象征着权威或束缚,他拒绝被牵制。
接着,诗人通过“岂是转喉能触讳,自缘贼柳欲为圈”两句,揭示出自己并非有意触犯禁忌,而是因为不愿受制于人,如同柳树被束缚成圈。这里的“贼柳”暗指束缚或控制,形象生动。
“几回怒起横长剑”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愤慨和反抗的决心,而“何日归来老数椽”则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困境,也期待有一天能过上平静的生活。最后两句“林下也休惊曲木,一般安分赛当钱”,诗人以林下曲木自喻,表示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保持安然自适,视宁静如金,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权势的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激昂,语言犀利,展现了赵希逢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