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七)

系身高处本无心,万窍鸣时有玉音。

欲作镆耶为物使,知君能笑不祥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原本身处高处并无心机
万物共鸣之时响起天籁之音

注释

系:关联,处于。
高处:高位,高处的地方。
本:本来,原本。
无心:没有私心,无意。
万窍:万物的孔穴,比喻各种声音。
鸣:发出声音。
玉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如玉般纯净。
欲:想要。
作:制作。
镆耶:古代的一种宝剑,这里象征权力或工具。
为物使:作为工具来使用。
知:知道,了解。
君:您,这里是对对方的尊称。
能:能够。
笑:微笑,此处可能含有赞许之意。
不祥金:不吉利的钱财,暗指世俗的财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七)》。诗中融合了对高洁品格与艺术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抒发。

"系身高处本无心,万窍鸣时有玉音。"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不染尘埃的情景。诗人自比为居高处而无俗念,宛如古代仙境中的瑶台;"万窍鸣时"则是形容琴声在空旷之中回荡,每一个音符都如同玉石相击般清脆悦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纯净、高远的情操。

"欲作镆耶为物使,知君能笑不祥金。"

这两句则是表达诗人与友之间的情谊和交流。"欲作镆耶为物使"中的"镆耶"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想要以此琴声去传递某种信息或情感;而"知君能笑不祥金"则表明,面对友人的智慧和品德,诗人深信对方能够识破世间不实之物,即便是黄金也不见得有真正的价值。这里的"笑"包含了超然与洞察。

整首诗通过琴声、玉音与镆耶等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共鸣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王安石本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高洁品格和艺术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八)

疏铁檐间挂作琴,清风才到遽成音。

伊人欲问无真意,向道从来不博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和惠思岁二日二绝(其二)

沙砾藏春未放来,荒庭终日守陈荄。

遥怜草色裙腰绿,湖寺西南一径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惠思岁二日二绝(其一)

懒读书来已数年,从人嘲我腹便便。

为嫌归舍儿童聒,故就僧房借榻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惠思波上鸥

翩翩白凫鸥,汎汎水中游。

西来久不见,梦想在沧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