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药

行药来溪上,园秋损物华。

漫丛繁野菊,荒蔓系寒瓜。

野旷难藏树,山明即变霞。

病身慵事事,楼鼓谩催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在溪边采药,秋天的园林里万物凋零。
漫山遍野的野菊花盛开,废弃的藤蔓上挂着寒瓜。
野外空旷,树木难以隐藏,山色明亮时云霞变幻。
病弱的身体懒于应酬,楼上传来的鼓声催促着我去官府。

注释

行药:采药。
溪上:溪边。
园秋:秋天的园林。
损物华:万物凋零。
漫丛:漫山遍野。
繁野菊:野菊花。
荒蔓:废弃的藤蔓。
寒瓜:寒凉的瓜果。
野旷:野外空旷。
难藏树:树木难以隐藏。
山明:山色明亮。
变霞:云霞变幻。
病身:病弱的身体。
慵事事:懒于应酬。
楼鼓:楼上传来的鼓声。
谩催:无意义地催促。
衙:官府。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象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开篇“行药来溪上”,可见诗人在秋天漫步于山溪之上,观赏着药草的生长,此处“行药”既指观察药材,也隐含着探索生命与自然之意。

“园秋损物华”一句,则是对秋季景象的一种写照。这里的“园”,通常指的是私家园囿,代表了一个较为封闭、自成一体的空间。而“损物华”则意味着随着秋天的到来,一切生机与繁华都在渐渐凋零。

紧接着,“漫丛繁野菊,荒蔓系寒瓜”,描绘的是野外菊花和瓜藤的景象。这里的“漫丛”形容野菊稀疏而茂盛,而“荒蔓”则给人一种荒凉与萧瑟之感。这些字眼通过对比,让读者感受到秋天自然界中生长与衰败并存的画面。

“野旷难藏树,山明即变霞”,这一句则是诗人对于广阔田野和山景的一种感受。在这季节里,即便是在开阔的原野上也难以找到足够大的树木来遮蔽视线。而“山明”二字,则表达了山色在秋天清晨或傍晚时分特别鲜明,随着光线变化迅速转变为霞光。

最后,“病身慵事事,楼鼓谩催衙”,则是诗人自身的感受。这里“病身”可理解为身体不适,或者更深层次的精神状态。而“慵事”则表示一种对世间纷扰无心关注的态度。“楼鼓谩催衙”则是说外界的喧嚣和急促的声音,如同钟鼓之声,不断地打破诗人内心的宁静,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物是人非以及个人精神世界与外部现实冲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西园

日涉中园路,昌昌春意深。

鸟新无罢啭,云暖不常阴。

秀色平连野,芳姿细著林。

欢言挈斋酒,值兴即徐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西园三月十一日

春园来继日,叠叶暗东西。

荫树都成幄,寻花旋作蹊。

沼鱼衔尾戏,林鸟合声啼。

宁暇并州问,山公醉自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西园早春二首(其二)

樽酒不常满,年华祗自春。

言归虽薄浣,业已负良辰。

野翠欣欣遍,林红扑扑新。

其如好风景,料理爱诗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西园早春二首(其一)

芳意稍菲菲,春城浓淡晖。

霞留早阴住,风遣薄寒归。

细溜兼沙漾,初禽隐叶飞。

要知刀笔暇,文酒得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