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三首

弧矢用威敌,还为奸宄利。

苍姬六典书,莽新实阶厉。

国息既薮慝,况乃肉刑议。

后圣师前古,专在行仁义。

本同末则殊,沿革随时世。

孟轲今复起,亦不讲井地。

未闻书契作,仍可结绳治。

圣人大法天,亦行所无事。

鸿纤列万品,一一自禀赋。

削觚使就规,涅缟忽失素。

变本乃为奇,矜新众所骛。

人于大块中,果蓏一虫蠹。

吾欲追淳朴,各各安其故。

因物付物间,斯理则已具。

斯螽夏切股,翰音晨引吭。

彼岂能自主,时至乃翕张。

测天凭仪器,俄已易躔次。

测晷以刻漏,时亦乖启闭。

夫岂圣人作,而顾谢物智。

任人斯有为,任天故不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探讨了历史与道德、法律、社会秩序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性与社会变迁的深刻矛盾。诗人通过对比“苍姬六典”与“莽新”的不同,揭示了道德与法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和影响。同时,诗中引用“后圣师前古,专在行仁义”,强调了道德与仁义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批判了“孟轲今复起,亦不讲井地”的现象,即现代社会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忽视,以及对简单原始治理方式的盲目推崇。通过“未闻书契作,仍可结绳治”的反问,表达了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智慧之间关系的思考。

进一步,诗人提到“圣人大法天,亦行所无事”,指出圣人遵循自然法则,行事顺应天道,暗示了人类社会应该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通过“鸿纤列万品,一一自禀赋”描绘万物各有其性,强调了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通过“斯螽夏切股,翰音晨引吭”等自然现象的描述,隐喻人类社会中的个体行为与社会秩序的关系,强调了顺应自然与社会规律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反思了人类社会中“测天凭仪器,俄已易躔次。测晷以刻漏,时亦乖启闭”的现象,即科技发展与时间管理的矛盾,以及“夫岂圣人作,而顾谢物智。任人斯有为,任天故不二”的结论,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都应遵循自然与社会的内在规律,实现和谐发展。

收录诗词(13)

赵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车曲

杉槠作筒檀作轴,乌鸦衔尾声历鹿。

赤露两肘腹无粥,踏车辛苦歌如哭。

前年井底泉脉枯,去年瓯窭长茭芦。

旱年掘窝转水入,潦年筑堤翻水出。

水入水出车欲裂,农夫那不筋骨折!

无奈今年又苦旱,塘水少于衣上汗。

往年车完人尽力,今年车破人无食。

人无食,不足恤,努力踏车声太息。

伍伯催租秋赋迫,连年未报灾伤册。

形式: 古风

射虎行

居人传言郭有虎,白昼咆哮出林莽。

将军猬毛须倒竖,遣使发卒悉所部。

白羽长箭大黄弩,皮作车茵肉治脯。

虎见千人若无睹,千人惊顾色如土。

箭未脱弦弩折弣,虎起攫人如捕鼠,突出围场公然去。

当今四海乐升平,军士逍遥无什伍。

将军锦裘玉带醉氍毹,胡为轻捋虎须撄虎怒?

从今军府耀威武,只射兔獐莫射虎。

形式: 古风

侣台弟以悼妻哭子诗索和,憔悴婉笃,情有不能已者,余欲发乎情而裁之以义也,辄有是作

至痛君难割,前型我所师。

延陵于礼合,奉倩太情痴。

尚有君亲重,休为儿女悲。

节哀宜引义,不敢再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查夏仲敝裘诗

无复如膏耀日辉,关河难御雪霜威。

配宜东郭先生履,暖胜西华公子衣。

紽緎犹馀清节在,蒙戎转觉旅情非。

只应五月能忘暑,披上江乡旧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