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名为《次韵答梦得送荆公墨刻》。诗中以“相马评书世未知”开篇,巧妙地将相马与评书类比,暗喻对人才的识别与评价。接着,“要从风骨识权奇”一句,强调了通过人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来辨识杰出之士的重要性。
“半山妙墨翻风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在说,即使是在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中,半山腰的佳作也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比喻荆公(即王安石)的墨迹即便在艰难时局下,依然能绽放出光彩。最后,“尚有典刑今复谁”则表达了对当今是否还有像荆公那样具有典范作用的人物的疑问,流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优秀人物的期待。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的独到见解,也蕴含了对人才选拔与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