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春尽日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缪烜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才见春来春可怜”,开篇即以“可怜”二字表达了对春天的珍视与喜爱,仿佛春天的到来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幸运与美好。接着,“可怜又展送春笺”,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珍贵,诗人似乎在用“送春笺”这一行为,将春天的美好与回忆寄托于纸上,试图留住这稍纵即逝的季节。
“含毫别有闲枨触”,这里的“闲枨触”并非直接的触感,而是指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和思绪的流动。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诗人的笔下流淌出的是对自然更替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思考。这不仅仅是对春天的告别,更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
最后一句“不惜青春惜少年”,则揭示了诗人情感的核心——对青春的珍视。在春天的背景下,诗人将“青春”与“少年”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眷恋与不舍。这句话不仅是对春天的惋惜,也是对自身青春岁月的深情回顾,流露出一种既无奈又充满希望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青春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