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怀

独依青桐听鼓声,参旗历落上三更。

凉风捲雨忽中断,明月背云还倒行。

赖有清吟消意马,岂无美酒破愁城。

是非人世何须较,方外吾师阮步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独自倚在青桐树下聆听鼓声,夜已深至三更时分,参旗星渐渐隐没。
忽然间凉风吹过,雨势中断,明亮的月亮从云后倒行而出。
幸好有清雅的吟诵能驱散心中的烦忧,难道没有美酒来攻破愁苦的壁垒?
世间的是非争斗有何必要,我如同方外之人,以阮籍为师,不拘于世俗。

注释

独依:独自依靠。
青桐:青色的梧桐树。
鼓声:夜晚的鼓声,可能指寺庙或节日的鼓乐。
参旗:古代二十八宿之一,代表秋季星空。
三更:古代计时法,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深夜。
凉风:秋夜的冷风。
意马:比喻难以驾驭的心绪。
美酒:借酒浇愁。
愁城:比喻难以突破的困境。
是非:对错、争论。
阮步兵:阮籍,字步兵,魏晋时期名士,以饮酒避世著称。

鉴赏

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颇具古典美感。首先,"独依青桐听鼓声,参旗历落上三更"两句描绘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情境。作者在清晨时分,倚靠着青桐树下的位置,聆听着远处传来的鼓声,这种场景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参旗历落"则是时间的流逝,三更已过,夜深人静。

接着,“凉风捲雨忽中断,明月背云还倒行”两句以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凉风捲雨”表达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而“明月背云还倒行”则是对夜晚天空中明月与浮动云朵相互掩映的一种生动描写,透露出一种不可预测和无常感。

随后的“赖有清吟消意马,岂无美酒破愁城”两句,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音乐和酒的依赖。这里,“清吟”指的是美妙的歌声,而“意马”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心中的忧虑。而“美酒破愁城”则是在用饮酒来忘却烦恼。

最后,“是非人世何须较,方外吾师阮步兵”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超然态度。这里,“是非人世何须较”意味着对世俗的纷争和评判持一种放弃比较的态度,而“方外吾师阮步兵”则是在提及某位远离尘嚣的老师或导师,可能是一种精神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与自然景象,以及对音乐和酒的依赖,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怀,是一篇蕴含深意且情感丰富的佳作。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狱多重囚

铁锁银铛众,金科伏念频。

绝闻空狱奏,深愧片言人。

清颍黄公接,甘棠邵伯邻。

怀贤不能继,多辟岂由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省中当直书怀呈诸同舍

太微西掖凤池边,阿阁凌空瓦起烟。

綵笔时批尺一诏,直庐深在九重天。

早朝螭陛炉香近,昼寝鸡人漏唱传。

只恐承明难久恋,长安桂玉苦相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日有怀乡国

长安久客逢摇落,不独悲秋更忆乡。

潘岳二毛行欲变,渊明三径已应荒。

书裁尺素鸿难托,梦绕重湖蝶自狂。

游宦十年归未得,尘缨却悔濯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雨有怀李寺丞

润气先从柱础知,寒宵滴滴助秋悲。

桐圭绕树多黄落,苔锦缘阶更碧滋。

爽彻衾裯慵就枕,凉生笺管欲题诗。

高阳旧侣相思否,此景谁同把酒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