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

万里萧条日影斜,天涯怅望感霜华。

边城上月惊秋雁,戍客思乡忆海槎。

未断玉门新柳笛,迸传紫塞短芦笳。

西风起处声声急,一夜征人泪眼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秋天的凄凉景象与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首句“万里萧条日影斜”,开篇即以辽阔而荒凉的边疆景象入笔,夕阳斜照,渲染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接着,“天涯怅望感霜华”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个人的孤独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霜华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暗喻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

“边城上月惊秋雁,戍客思乡忆海槎”两句,通过秋雁南飞和海槎(古代传说中的海上舟船)的意象,生动地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深深怀念。秋雁南飞,触动了他们思乡的心弦;而海槎则可能象征着他们对遥远故乡的向往与回忆。

“未断玉门新柳笛,迸传紫塞短芦笳”描绘了边塞特有的音乐场景,玉门关外的新柳笛声与紫塞(泛指边塞地区)的芦笳声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风情,也蕴含了将士们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边疆生活的适应与坚韧。

“西风起处声声急,一夜征人泪眼花”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西风的急促与战士们的泪水交织在一起,形象地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将士们内心的痛苦。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风声与人物的泪水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与听觉效果,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生活状态的同情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秋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戍边将士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清末边疆社会的风貌和人们复杂的情感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28)

徐宗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

峰峦一抹衬秋晖,古木萧疏露翠微。

猿抱悬崖千丈啸,鸦栖落叶半天飞。

梵音泉石心思彻,诗境匡庐面目违。

绝顶百围吟远籁,尚留红树带霜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

旅人江上罢弹棋,高枕潮声动客悲。

怒若蒸雷鸣鼓起,快如奔马下坡时。

长堤日暗飞沙猛,孤艇人忙系缆迟。

看到广陵留胜迹,年年八月触秋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

悠然送别楚江头,沙鸟咿哇水国秋。

伴侣相依芦荻稳,呼鸣不为稻梁愁。

畅游此际应添鹤,閒悟生涯寄一鸥。

为有高人同狎处,围栏凭眺忆扬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

蝉鸣黄叶半空山,写尽秋声入树间。

月落疏桐深院静,烟迷垂柳小园关。

幽怀触起移琴操,客梦惊残感鬓颜。

羡尔居高声及远,煎茶清忆凤池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