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言子祠》由清代诗人张大纯所作,通过对言子祠的描绘,展现了对儒家文化的崇敬与赞美。诗中以言子祠为中心,联想到儒林道学、巫咸吕尚等历史人物,以及泗水、虞山等自然景观,构建了一幅充满文化意蕴的画面。
首句“业在儒林道学间”,点明了言子祠所在之地是儒学的殿堂,暗示着这里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精神。接着,“千秋庙貌重人寰”一句,表达了言子祠作为祭祀场所的崇高地位,历经千年仍受到世人的尊崇与怀念。
“巫咸旧隐应相望,吕尚高风得共扳”两句,通过引用巫咸和吕尚两位历史人物,进一步丰富了祠堂的文化内涵,暗示言子祠不仅是一个纪念言子的地方,也是对古代圣贤智慧的追思与传承。
“拂水渊源分泗水,虞山教泽接尼山”则将言子祠与泗水、虞山、尼山等自然与文化地标联系起来,强调了言子祠在儒家文化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它与儒家思想源头的紧密关联。
最后,“东南文物从教盛,礼典由来郑重颁”两句总结了言子祠所在区域文化繁荣、礼仪制度严谨的特点,体现了儒家文化对社会秩序与道德风尚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言子祠作为儒家文化象征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传承与弘扬儒家思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