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渐远零陵道,前瞻驿尚赊。
路傍多古木,村外少人家。
碍眼云遮岫,薄情风落花。
堪怜艳阳月,汩汩走尘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行旅中的孤独与淡漠之情。"渐远零陵道,前瞻驿尚赊",诗人通过对道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逐渐远离尘嚣、深入自然的过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向往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路傍多古木,村外少人家",这里的“古木”和“少人家”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荒凉的景象。古木常常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痕迹,而稀少的人家则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凄清。
"碍眼云遮岫,薄情风落花"一句中,“碍眼”意味着景物被云雾所遮挡,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对于周遭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而“薄情风落花”则是对自然界中春去秋来的无常和淡漠的一种写照。
"堪怜艳阳月,汩汩走尘沙"这两句诗,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同情以及自己行旅中的无奈。"堪怜艳阳月"中“堪怜”二字表达了对美景的惋惜和不舍,而“汩汩走尘沙”则是对行脚于世俗烦恼之中的无奈和疲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世间冷暖、人生孤独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等复杂情感。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点点红妆缀绿枝,睡犹未足已相宜。
欠呼杜老供吟笔,仅约杨妃倒酒卮。
数日以来应烂漫,一风之后想离披。
凭谁警戒司花女,密遣轻阴谨护持。
火伞漾中流,炎风撼叶舟。
热几堪炙手,矮莫可抬头。
昼困杯为却,宵蚊扇不休。
清凉一榻地,得此足优游。
漠漠风烟著野棠,一春多恨雨浪浪。
古榕阴里作寒食,芳草城头过艳阳。
不断山光通百粤,无边春思渺三湘。
伊祁不放花飞尽,露湿蔷薇几阵香。
草草登楼适,英流迈昔贤。
诗篇长庆集,人物永和年。
访古宜联社,伤春又禁烟。
青帘家酒贱,剩饮莫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