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丁女史昙花图,为吴茂才颖其作

六萌未驾,忽琼枝摧折,夭桃零落。

留得崔徽风貌在,相见丰姿如昨。

十载天涯,浮萍风絮,苦恨郎情薄。

深宵篝火,书成谁付鸾鹤。

从此天上人间,生离死别,一样情怀恶。

子夜歌成肠已断,休唱丁娘十索。

最苦金闺,年年压线,都为他人作。

埋香何处,白杨衰草城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开篇“六萌未驾,忽琼枝摧折,夭桃零落”,以自然界的变化隐喻情感的消逝,琼枝、夭桃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暗示了主人公情感的失落与哀伤。

接着,“留得崔徽风貌在,相见丰姿如昨”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即使外貌依旧,但内心的情感却已不再。崔徽是古代著名的才女,此处借指女子心中的理想形象,与现实中的爱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十载天涯,浮萍风絮,苦恨郎情薄”三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十年的分离,比喻为随波逐流的浮萍和飘荡不定的风絮,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漫长岁月中对爱人的思念与痛苦。而“苦恨郎情薄”则直接表达了对爱人情感淡薄的不满与遗憾。

“深宵篝火,书成谁付鸾鹤”两句,通过深夜篝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书信的书写与无人传递,象征着情感的无处寄托,以及对沟通与理解的渴望。

“从此天上人间,生离死别,一样情怀恶”四句,将情感上升到更广阔的层面,无论是生离还是死别,都同样让人感到痛苦与悲伤。这里不仅包含了对现实分离的哀叹,也暗含了对生死相隔的无奈。

“子夜歌成肠已断,休唱丁娘十索”两句,通过引用古代歌曲《子夜歌》和《丁娘十索》,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悲凉与哀愁。子夜歌常用来表达深夜的孤独与思念,《丁娘十索》则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歌曲或曲调,此处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极度痛苦与哀伤。

最后,“最苦金闺,年年压线,都为他人作”三句,将情感聚焦于女子的生活状态,尤其是“金闺”(富贵人家)的环境,以及“压线”(织布时的线头)的比喻,暗示了女子在婚姻或情感关系中的被动与牺牲,最终为他人所用,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埋香何处,白杨衰草城郭”作为结句,以凄美的自然景象收尾,寓意着女子情感的最终归宿与哀悼。香埋何处,暗示了情感的终结与消失;白杨衰草、城郭,则构成了一幅荒凉的背景,强化了情感的悲凉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深刻描绘了女子在情感遭遇挫折后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现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痛苦的无奈、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哀叹,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15)

谈印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检得亡姊遗诗,悲成此调

偶把遗编读。觉凄清、风生满纸,哀音裂竹。

貌比左芬年更少,况又才逾徐淑。

肯久恋、红尘千斛。

试问埋香何处好,料青山、也有修来福。

泉路下,鬼应哭。朝朝暮暮相追逐。

怎而今、云消雨散,形孤影独。

后会自然来世有,谁道他生未卜。

可邀我、同登仙箓。

昨夜分明惊入梦,羡容颜、依旧温如玉。

便携手,述心曲。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题秋士师寒窗灯影图

自小伤孤露。对茕茕、窗沉黯碧,三雏一母。

儿未成名亲已逝,怅望春晖易暮。

尝不尽、生前劳苦。

更痛松楸犹未植,问麦舟、高谊何人助。

孤子恨,那堪数。春明凄绝招魂路。

记穷嫠、麻衣如雪,同归故土。

甑釜生尘风破壁,弱线支离门户。

谁想到、鸟能返哺。

此日山房灯影在,怅传经、人杳无由睹。

头已白,空孺慕。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念奴娇

封姨何苦,把天边一缕,彩云吹散。

谁道红丝能系住,赢得清愁无限。

偕老难期,定情空赋,眉未齐鸿案。

芳魂归去,满天飞絮撩乱。

遥想青鸟西游,招寻旧侣,人在瑶池畔。

二十三年尘梦醒,又许这回重见。

碧奈花开,黄梁饭熟,暗里星霜换。

神伤荀令,放歌钗为敲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买陂塘.题奚虚白上舍榆楼感旧图,图为严茂才修能作

叹人生、梦痕泡影,乔松谁见同寿。

客星忽坠馀杯水,失却词坛高手。名不朽。

料夜夜、珠光剑气腾牛斗。图成感旧。

问榆绿风薰,梅黄水涨,魂得暂归否。

重泉下,徐淑秦嘉并秀。追随无异良友。

鸟原共命花连理,生死总成佳偶。愁尚有。

曾记得、秋风画扇吟红豆。柔肠回九。

便分付云林,生绡写出,此意向谁剖。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