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药]韵

翻译

雪啊,仿佛天兵天将挟着巨怒,将那银子铺成的大海掀翻,将那珍珠缀成的帘子拆散打乱。六角形的雪花滚滚飞舞,把那山中的丘壑起伏填成一片平坦。这雪又像癫狂不已的白虎,以及猖獗横行的白麒麟,一齐扯断了珍珠绳索。还宛如鏖战的玉龙,打得鳞甲满天飘散。
谁曾想起那雄关山岭上,将士在寒风中伫立,雪白的衣带紧粘着战旗的一角。戈矛泛着炫目的颜色,剑戟摇曳着凛冽的寒光,军帐中腾腾杀气萦绕。兵士们如貔虎野兽般雄壮,将佐们个个英勇,都在一起论略谈韬。此情此景下,应当一醉方休,用醉眼看那一片宽旷的碧空高高。

注释

天丁:天兵,一说为天上的六丁神。
震怒:大怒,异常愤怒。
珠箔:即珠帘。
六出:雪花六角,因用为雪花的别名。
皓虎:白色的老虎。
素麟:白色的麒麟。
珍珠索:一作“真珠索”。
僵立:因寒冷而冻得僵硬直立。
缟带:白色的衣带。
“沾旗脚”一作“占旗脚”。
戎幕:行军作战时的营帐。
貔虎:比喻勇猛的军队。
偏裨:偏将与裨将,古时将佐的通称。
“英勇”一作“真勇”,后者应为错字。
兵略:即战略。
“共与”一作“非与”,后者应为错字。

鉴赏

这首元代完颜亮的《念奴娇》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和战争场面。开篇以天神“天丁”发怒,比喻暴风雪的来临,银海翻腾,珠箔散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大雪覆盖山川的壮观景象。接下来,“六出奇花”形容雪花纷飞,填满了山中的沟壑,犹如猛兽般狂舞的“皓虎”和“素麟”,以及被扯断的“真珠索”,象征着雪势之猛烈。

词中转而写到征夫在严寒中坚守边关,他们的身影映衬在兵器上,增添了肃杀之气。雪光剑影中弥漫的杀气,显示出战争的紧张气氛。随后,作者赞美将领们的英勇无畏,他们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战略智谋超群,不拘泥于常规战术。

最后,词人借酒浇愁,表达对广阔天空的向往,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战争的宁静和自由。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雪为背景,寓言战争,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于战争残酷现实的反思。

收录诗词(4)

完颜亮(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昭君怨.雪

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山色卷帘看。

老峰峦。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剪水。

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喜迁莺.赐大将军韩夷耶

旌麾初举。正駃騠力健,嘶风江渚。

射虎将军,落雕都尉,绣帽锦袍翘楚。

怒磔戟髯,争奋卷地,一声鼙鼓。

笑谈顷,指长江齐楚,六师飞渡。此去。

无自堕,金印如斗,独在功名取。

断锁机谋,垂鞭方略,人事本无今古。

试展卧龙韬韫,果见成功旦莫。

问江左,想云霓望切,玄黄迎路。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鹊桥仙.待月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髯虬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减字木兰花.赐玄悟玉禅师

但能了净。万法因缘何足问。日月无为。

十二时中更勿疑。常须自在。识取从来无挂碍。

佛佛心心。佛若休心也是尘。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