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但能了净。万法因缘何足问。日月无为。
十二时中更勿疑。常须自在。识取从来无挂碍。
佛佛心心。佛若休心也是尘。
这首元代完颜雍的《减字木兰花·赐玄悟玉禅师》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深刻的佛法见解。"但能了净"强调内心的净化和明悟,"万法因缘何足问"表达对世间万物因果关系的超脱态度,认为无需过多追究。"日月无为"借用自然法则,暗示宇宙运行的规律无需人力干预,"十二时中更勿疑"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转无需怀疑或执着。
"常须自在"倡导内心的自由与解脱,"识取从来无挂碍"教导人们认识到一切束缚都是自心所造,"佛佛心心"则强调佛性在每个众生心中,"佛若休心也是尘"则揭示即使佛也要放下心念,否则也会陷入尘世的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禅宗的视角,引导读者放下执着,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自在,体现了佛教中关于修行和觉悟的教诲。
不详
风流紫府郎,痛饮乌纱岸。柔软九回肠,冷怯玻璃盏。
纤纤白玉葱,分破黄金弹。借得洞庭春,飞上桃花面。
一百八般佛事,二十四考中书。山林朝市等区区。
著甚来由自苦。过寺谈些般若,逢花倒个葫芦。
少时伶俐老来愚。万事安于所遇。
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
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
衲被蒙头,草鞋著脚,风雨萧萧秋意深。
凄凉否,瓶中匮粟,指下忘琴。一篇梁父高吟。
看谷变、陵迁古又今。
便离骚经了,灵光赋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
试问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长垂不上襟。
掀髯笑,一杯有味,万事无心。
冻云封却驼冈路。有谁访、溪梅去。
梦里疏香风暗度。
觉来谁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寻处。
明朝画笔江天莫。定向渔蓑得奇句。
试问帘前深几许。
儿童笑道,黄昏时候,犹是廉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