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歌(其三)

食时辰,金牛作舞笑忻忻。

漆桶漆桶吃来□,参方谁识老婆心。

佛祖意,只如今,且无自己及他人。

雪峰指作一面镜,轮劫猕猴佩苦辛。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饭点时分,金牛欢腾舞蹈,心情愉快。
漆桶漆桶地吃着,谁能理解这妇人的苦心。
佛祖的心意,就在当下,忘却自我和他人。
把雪峰比作明镜,轮回中的猕猴承受着艰辛。

注释

食时辰:吃饭的时间。
金牛:象征勤劳或富饶。
忻忻:欢喜的样子。
漆桶:可能指生活艰辛或比喻事物平凡。
吃来:吃的状态。
老婆心:妻子或母亲的慈爱之心。
佛祖意:佛祖的教诲或心意。
只如今:现在这一刻。
无自己:忘却自我。
及他人:以及他人。
雪峰:高峻的山峰,常用来象征智慧或清净。
一面镜:比喻事物清晰如镜。
轮劫:佛教中指生死轮回。
猕猴:佛教故事中常用来象征轮回众生。
佩苦辛:承受苦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十二时歌》系列中的一首,以日常饮食为题材,融入了佛教禅意。诗中描述了午后时分,金牛形象象征着勤劳或富饶,舞动欢愉,形象生动。"漆桶漆桶吃来□"一句,可能是在描绘吃饭的情景,"漆桶"可能是形容食物简单,也可能暗指修行者的生活清苦。

"参方谁识老婆心",这里的"参方"是指参悟佛法,"老婆心"则常用来比喻佛性的广大包容,意思是说谁能真正理解修行者的慈悲与智慧之心呢?接下来的诗句"佛祖意,只如今,且无自己及他人"表达了佛家的无我境界,强调当下即是佛性,不执着于自我和他人。

"雪峰指作一面镜"引用的是禅宗公案,雪峰义存禅师曾以手指为镜子,教导弟子看破自我的幻象。"轮劫猕猴佩苦辛"则借猕猴比喻轮回中的众生,经历种种苦难,体现了佛教对生死轮回的认识和对修行艰辛的体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寓言式地传达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十二时歌(其九)

黄昏戌,更点分明黑如漆。

一道常光绝世伦,来往不通金密积。

知不知,识不识,自古至今非外觅。

木女清宵何所为,混月闲吹无孔笛。

形式: 古风

十二时歌(其四)

禺中巳,报君学道无门户。

佛语诸经标此心,此心现时寂灭度。

本无迷,曷有悟,真我非身谁作做。

贪嗔痴爱属众生,达者无非涅槃路。

形式: 古风

十二时歌(其十一)

夜半子,万事无心谁到此。

一毛头上了遍圆,永劫不遭邪魅使。

升高台,挝大鼓,努目摇头如老虎。

猪羊咬尽更伤人,自己不真长劫苦。

形式: 古风

十二时歌(其七)

晡时申,衙鼓鼕鼕妙意新。

括地该天人不会,如飘野马入迷津。

不取相,勿疏亲,露体堂堂绝翳尘。

屠儿一念无诸业,龙女逡巡作佛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