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惟则的《游茅山云林清远之馆》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中景象。诗中以“华阳有客似重来”开篇,仿佛是故人重逢,引出对云林别馆的探访。接着,“新见云林别馆开”一句,点明了地点,暗示了此地的幽静与不凡。
“寒日半岩松鹤起,腥风万壑雨龙回”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寒日”与“腥风”的对比,以及“松鹤”与“雨龙”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山中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松鹤象征着高洁与长寿,雨龙则寓意着雨水滋润万物,两者相映成趣,生动地描绘了山林间的和谐生态。
“琴床流露滋瑶草,丹鼎飞春上玉梅”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雅致与生机。琴床旁的露水滋养着瑶草,丹鼎中散发出的春意使得玉梅更加鲜艳。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文人雅士追求的精神境界——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灵感。
最后,“居者未知清且远,人间咫尺望蓬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向往仙境的感慨。在诗人眼中,这处云林清远之馆虽在人间,却如同仙境一般,让人忘却红尘烦恼,心向远方的蓬莱仙岛,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