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乡僧昱晓林二首(其二)

乡人问我几时还,向道如今又入山。

一个蒲团半间屋,吴松江上九峰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归乡之问的回答,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通过“一个蒲团半间屋”这一简练的描述,展现了僧人居住环境的朴素与简陋,同时也暗示了其生活状态的清贫与淡泊。而“吴松江上九峰间”的景象,则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水画卷之中,仿佛能听到江水潺潺,感受到山风拂面,体验到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僧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也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诗意生活或许显得有些遥远,但它所蕴含的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简单生活、自然和谐的深深向往,以及对于心灵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54)

惟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 字:天如
  • 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
  • 籍贯:吉安永新

相关古诗词

登茅山天市坛

天市危阑倚碧空,两京山水见冥蒙。

东来十日风霜路,只在寒岚一抹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其一)

碧虹分雨半山桥,桥下春雷卷怒涛。

老衲定回推户看,隔溪开尽野樱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其二)

竹屋茶香满涧烟,绿杉深处响流泉。

目前有法谁能说?落日微风一树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其三)

平田水语稻花香,半解萝衣受晚凉。

景物双清秋正好,乱山云外又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