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栻赴铨

笑提虹管试春闱,大手何妨小出奇。

龙种嘶鸣喑万马,鹿麑辟易避孤罴。

京城纸贵争传赋,便驿书来剩寄诗。

老友生平识英物,要看修竹拂云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笑着提起毛笔参加科举考试,大才子不妨展现奇特才华。
龙驹嘶鸣声压过千万马群,幼鹿因避开孤独的熊罴而惊退。
京城中诗文盛行,争相传抄他的作品,连驿站的信函都用来寄送他的诗歌。
老朋友一生以来就识得杰出人物,期待能见到他如修竹般挺拔的才华

注释

笑提:轻松愉快地提起。
虹管:比喻毛笔。
春闱:春季科举考试。
大手:才华出众的人。
小出奇:巧妙地展示不同寻常的才能。
龙种:比喻优秀人才或骏马。
嘶鸣:大声叫喊。
喑:压倒。
万马:形容众多。
鹿麑:幼鹿。
辟易:惊退。
京城纸贵:形容文章流传广泛,价值高昂。
争传赋:争相传抄他的文章。
便驿书:驿站的文书。
剩寄诗:多用于寄送诗歌。
老友:老朋友。
英物:杰出的人物。
修竹:高洁的竹子,象征人才。
拂云枝:超出云层的枝头,形容人才华出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送方栻赴铨》。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笑提虹管试春闱,大手何妨小出奇。”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以春日游子为比,表达了对朋友才华横溢、非凡的赞赏。

“龙种嘶鸣喑万马,鹿麑辟易避孤罴。” 这两句则运用了夸张和隐喻的手法,通过描述壮观的景象来形容送别时的情感波澜。

“京城纸贵争传赋,便驿书来剩寄诗。” 这两句反映出当时书信往来的不易以及信息传递的困难,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字与远方的朋友保持联系的心意。

“老友生平识英物,要看修竹拂云枝。” 最后两句则是对朋友的期许和期待,希望他能够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且能高瞻远瞩,就像拂过云端的树枝一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是一篇情真意切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送方德和大镛赴漕

好风昨夜作秋天,吹送雏鹓上紫烟。

慈母整裘颜有喜,难兄提钵面相传。

策勋胄榜特馀事,努力巍科趁壮年。

直数重阳到端午,快聆三捷凯歌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方潜仲入太学

英气轩轩贯斗牛,春风匹马辟雍游。

家庭竞秀三株树,伯仲相交五凤楼。

回首白云添旧感,细听夜雨入新愁。

妙年唾掌收科第,会有欧公避一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会之梦龙赴南安尉

儒生十九谙吏事,君自胸中有八窗。

好去褆身师长吏,谨毋泄迩薄邻邦。

政声要重车渠百,祥兆须来鸂鶒双。

自笑悭囊无可赆,篇诗独不美羊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送傅一新西上

此去兰宫好策勋,子行真足张吾军。

大鹏怒奋溟南翼,骏马鸣惊冀北群。

直要安排医国策,不徒戏作送穷文。

逢人有问狂生者,为说忧时已白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