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虎啸龙兴际,乘时自有人。
风云开惨淡,天地入经纶。
忽报台星坼,仍传薤露新。
斯民感无极,洒泪叫苍旻。
这首挽词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耶律公逝世的哀伤场景。首句“虎啸龙兴际,乘时自有人”似乎在赞颂耶律公生前的非凡才能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背景,暗示其在历史洪流中的重要地位。接着,“风云开惨淡,天地入经纶”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耶律公在世时的辉煌成就与影响,以及他去世后留下的深远意义。
“忽报台星坼,仍传薤露新”则直接点明耶律公的离世,用“台星坼”和“薤露新”这样的意象,既表现了耶律公去世的消息传来时的震惊与哀痛,也暗含了对逝者的悼念之情。“斯民感无极,洒泪叫苍旻”最后两句,表达了民众对耶律公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他们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泪水如雨,直冲云霄,寄托了对耶律公无限的哀思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耶律公生前的辉煌与逝世后的哀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耶律公的崇高评价和深切缅怀。
不详
之谦。幼知力学,早擢巍科。既而与元好问同掾东曹,机务倥偬,商订文字,未尝少辍。北渡后,居平阳者三十馀年,与诸生讲学,一以伊洛为宗,众翕然从之,文风为之一变。所著古文杂诗仅三百首,曰《兑斋文集》。汲郡王恽序之曰:先生之作,其析理知言,择之精,语之详,浑涵经旨,深尚体之工;刊落陈言,及自得之趣。而又抑扬有法,丰约得所。可谓常而知变,醇而不杂者也
夜色斋厨肃,秋风殿宇清。
右文遭圣代,备礼引诸生。
牢醴严三献,豆笾陈两楹。
祭馀同饮福,旭日树头明。
故人有所适,驱马出东城。
红树添秋色,青山满去程。
曾为同省掾,偏怆远离情。
别后能相忆,因风为寄声。
兴尽空回雪夜舟,访人虚语亦悠悠。
须知汾水多奇士,岂独王家一子猷。
隔窗浑似李夫人,江月多情为返魂。
宛是依依旧颜色,向人憔悴立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