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北乡士多好学有向君敏衡者一日访予语甚质气甚夷礼甚虔予心异之间为予言曰家故沅徙也今所居有溪实自沅来乃筑室聚书其上以教子弟因以沅溪书舍名之而其亭则曰无加盖其地旧号无加庄以其东止于石西止于岸南止于路北止于泉也愿有以发之予既为籀右书二颜而向君复以所谓廉崖者谂予予闻此石杰立千尺实峭厉峻削可敬可仰有类乎廉者颇思一至其处摩挲此石以激衰懦而未能也乃各为一解以谢焉(其一)

书满精庐芷绕门,门前流水出于沅。

夫君自得濂溪意,直向沄沄认本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书房满是书籍,周围环绕着芷草,门前有流水源自沅江。
丈夫(这里指对夫子的尊称)领悟了濂溪先生的思想,径直去探寻事物的根本原理。

注释

书:书籍。
精庐:精致的书房。
芷:一种香草,也叫白芷。
绕门:环绕在门口。
沅:沅江,中国南方的河流。
夫君:对夫子或学者的尊称。
濂溪意:指周敦颐(号濂溪先生)的哲学思想。
直向:直接向着。
沄沄:水流声,形容水势汹涌。
本原:事物的根本或源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书香门第的景象,主人公居住的地方有溪流自沅江而来,环境清幽。诗中提到“夫君”对濂溪之意有所领悟,直接追求本源,这里的“夫君”可能指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或是对知识和学问的尊崇。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中筑室聚书,以教育子弟为目的,并以沅溪书舍命名。

诗中的情感表达丰富,既有对知识的追求,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还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语言上运用了古典文学中的多种修辞手法,如象征、隐喻等,使得整首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意蕴深远。

值得一提的是,诗中提到的“廉崖”是一个自然景观,主人公对其有着深刻的印象和敬仰之情,但未能亲自到达,只好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慨。这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山水、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以及他们在精神世界中寻求超越和净化的心理需求。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梦会图(其二)

洛僧加满九十五,也向香山画作图。

况是东坡曾嘱付,寿年多似手中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梦会图(其一)

觉来犹记旧仪型,趺坐无言月满庭。

毕竟是因还是想,不妨重举梦斋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游高园用前韵(其一)

蝉声紧唤客回头,依约疏僚去后秋。

不是先生新句子,一川云锦费勾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