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瓦砚

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

于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

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

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

形式: 古风

翻译

砖瓦虽微不足道,却能用于文房之物。
它们在用途上恰到好处,不论美丑都无妨。
黄金并非不宝贵,玉石难道不坚硬?
然而,用来研磨墨汁,却比不上瓦砾的坚韧。
由此可知,物品虽贱,其价值并不易衡量。
这又何止于瓦砾,用人之道自古以来就困难重重。

注释

砖瓦:普通的建筑材料。
贱微物:低微的物品。
厕:插入。
笔墨间:书写绘画的场合。
宜:适合。
丑与妍:美丑。
金:黄金。
玉:玉石。
坚:坚硬。
发墨:研磨出墨汁。
瓦砾顽:瓦砾的坚固。
物虽贱:物品虽然便宜。
当用价:应有的价值。
岂惟:岂止。
用人:任用人才。
从古难:自古以来就困难。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瓦砚》,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诗中以砖瓦这一日常生活中看似微贱的物品为例,通过对比其在文房四宝中的用途,表达了对物尽其用的价值观。诗人指出,虽然砖瓦外观并不精美,但因其适宜磨墨,其价值并不在于其美丑,而在于它的实际功能。他进一步借金玉之贵重,强调了即使是最坚硬的玉石,如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无法与瓦砾相提并论。

诗人借此寓意,人亦如此,能力与价值并非仅看其出身或外在条件,关键在于能否在适当的位置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他认为评判事物或人的价值,不应仅凭表面,而应看重其实际贡献和适用性。这体现了欧阳修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

经年种花满幽谷,花开不暇把一卮。

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

深红浅紫看虽好,颜色不柰东风吹。

绯桃一树独后发,意若待我留芳菲。

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来何迟。

无情草木不解语,向我有意偏依依。

群芳落尽始烂漫,荣枯不与众艳随。

念花意厚何以报,唯有醉倒花东西。

盛开比落犹数日,清樽尚可三四携。

形式: 古风

圣俞会饮

倾壶岂徒彊君饮,解带且欲留君谈。

洛阳旧友一时散,十年会合无二三。

京师旱久尘土热,忽值晚雨凉纤纤。

滑公井泉酿最美,赤泥印酒新开缄。

更吟君句胜啖炙,杏花妍媚春酣酣。

吾交豪俊天下选,谁得众美如君兼。

诗工镵刻露天骨,将论纵横轻玉钤。

遗编最爱孙武说,往往曹杜遭夷芟。

关西幕府不能辟,陇山败将死可惭。

嗟余身贱不敢荐,四十白发犹青衫。

吴兴太守诗亦好,往奏玉琯和英咸。

杯行到手莫辞醉,明日举棹天东南。

形式: 古风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

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

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

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

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

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

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

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

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形式: 古风

归田四时乐二首(其二)夏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彊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