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示诸生五首(其一)

路绝春山久废寻,野人扶病强登临。

同游仙侣须乘兴,共探花源莫厌深。

鸣鸟游丝俱自得,閒云流水亦何心?

从前却恨牵文句,展转支离叹陆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守仁在山中与诸生共同游历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路绝春山久废寻,野人扶病强登临”描绘了山路险峻,春天的山林寂静,诗人虽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前往探寻美景。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颔联“同游仙侣须乘兴,共探花源莫厌深”表达了诗人希望同行者能随兴而行,一同深入探索那传说中的桃花源,寓意着追求理想与真理的道路不应畏惧艰难。

颈联“鸣鸟游丝俱自得,閒云流水亦何心?”通过鸟鸣、游丝、闲云、流水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万物各得其所、自由自在的状态,诗人借此表达出对自然和谐与内在宁静的向往。

尾联“从前却恨牵文句,展转支离叹陆沉”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去过于拘泥于文字形式、忽视内心感受的反思,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表达了对精神自由和真实体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山中示诸生五首(其二)

滁流亦沂水,童冠得几人?

莫负咏归兴,溪山正暮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山中示诸生五首(其三)

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

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山中示诸生五首(其四)

池上偶然到,红花间白花。

小亭閒可坐,不必问谁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山中示诸生五首(其五)

溪边坐流水,水流心共閒。

不知山月上,松影落衣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