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送何左王客游》。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何左王即将远游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其高尚品德和生活态度的赞美。
首句“平生林下共幽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环境中共同追求宁静生活的场景,隐含着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向往。接着,“至德如君是我师”一句,高度赞扬了何左王的道德品质,将其视为自己的老师,体现了对友人高尚人格的敬仰。
“一日未曾离奉养,十年不拟到城池”两句,通过对比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城市生活的繁华,强调了何左王选择远离尘嚣、过简朴生活的决心和坚持,展现了他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贫当乱世娱心少,老畏名山入眼迟”则进一步揭示了何左王在动荡时代选择淡泊名利、静心修养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年老,也害怕错过探索自然美景的机会,表现了其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最后,“暂脱彩衣行万里,春江杨柳绿丝丝”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旅程的情景,春江边的杨柳绿意盎然,既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新开始,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人生活态度的赞美和对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