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明府游国清湖

一夕湖头春欲动,便从湖尾穿蒲弄。

层波赤鲤不易得,纵有笭箵何所用。

未应索句如索逋,昨者浮家仍有无。

不然汗漫十日走重湖,更数大孤连小孤。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夜湖边春意盎然,从湖尾开始穿过菖蒲丛。
层层波浪中的红鲤鱼难以捕获,即使有竹篮又能如何。
不应像追逃犯一样苦苦寻觅诗句,昨天湖上的漂泊生活是否还在继续。
否则我将漫无目的地在十个湖泊间奔波十天,还要数过众多的大孤山和小孤山。

注释

春欲动:春天的气息开始活跃。
穿蒲弄:穿过菖蒲丛嬉戏。
层波:层层叠叠的波浪。
笭箵:竹篮,古代捕鱼工具。
索句:寻找诗句。
索逋:追捕逃亡者。
浮家:水上人家,指渔民的生活。
汗漫:形容漫无目的或辽阔无垠。
重湖:多个相连的湖泊。
大孤:大孤山,长江中的著名岛屿。
小孤:小孤山,位于大孤山附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湖水初动的景象。诗人与友人张明府一同游览国清湖,湖水从湖尾开始涌动,鲤鱼跃动于层层波纹中,但赤鲤罕见,即使有捕鱼的竹篮也似乎派不上用场。诗人并未将游湖视为寻常的寻觅诗意,而是暗示着一种闲适的追寻,如同追捕逃逸的诗句一般。他们并未急于求取佳句,而是享受着随性的旅程,即使连续十日漫步在重湖之间,欣赏着大孤山和小孤山的连绵景色。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1)

林光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城山国清塘

烛龙醉倒不开眼,遮空万里云张伞。

小舟塘外日溶溶,渔歌忽断荷花风。

倚岩僧舍扃深户,我来跋涉拳肩股。

喘停更促短筇上,怪石周遭卧万鼓。

况是秋风到此山,惟有孤鸿时往还。

劳劳百年共缠缚,不似青山长自闲。

古人古人嗟已远,长歌商颂归来晚。

形式: 古风

送别姚国博知处州分韵得绿字

铜盘白露下,松桂净如沐。

娈彼菊花团,西风吹醽醁。

长安多别离,此别苦不足。

人物如使君,容易等潘陆。

一自海东头,清飙起谣俗。

馆下欲何言,联翩如破竹。

功名不徒尔,无乃相迫逐。

双日访延英,行矣公勿卜。

括苍烟雨前,寒光贯岩腹。

大叫出银罂,邂逅聚百族。

要携三月粮,所厌惟一掬。

幸心忽开张,何曾畏笑僇。

单父勿长吁,来者犹可续。

道旁有抵璧,天下轻结绿。

一夕洲渚言,令我沉心曲。

形式: 古风

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

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

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

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

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

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

瞿塘不可上,秋梦长颠倒。

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

纵谈百代前,至竟非枯槁。

多为开口笑,明月生怀抱。

黄鹤有高楼,恍如事幽讨。

揽辔逢道州,听书下下考。

周南勿留滞,掇拾供史藁。

分手重酸辛,璠玙众所宝。

十日不得面,何为太草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徐广文生朝

盘古一笑鸿濛开,神马负图从天来。

八卦旋转六十四,黄钟是为元气胎。

雷斧未动百泉缩,江上早见春风回。

况当九日得阳数,太白之精随斗魁。

徐卿有子何绝奇,熊罴惊梦初得之。

珠庭犀角照宇宙,清飙忽忽生桂枝。

笔落犹如千钧弩,异科暂失韩吏部。

绛帐初随吾道东,遂令小邦变齐鲁。

孔席岂是三年淹,蓬莱画阁铺牙签。

他年欲数中书考,再拜祝公长不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