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宿慈恩寺遂上人院

满阁终南色,清宵独倚栏。

风高斜汉动,叶下曲江寒。

帝里求名老,空门见性难。

吾师无一事,不似在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满屋都是终南山的景色,我在清冷的夜晚独自倚着栏杆。
夜风高起,银河似乎在摇曳,树叶落下,曲江显得更加寒冷。
在京城中追求名声的老者,要领悟佛理实属不易。
我的老师没有一丝俗世之事,他的心境仿佛永远在长安。

注释

终南:指终南山,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清宵:清冷的夜晚。
倚栏:倚靠栏杆。
斜汉:倾斜的银河,代指星空。
曲江:唐代长安城内的著名河流。
寒:寒冷。
帝里:京都,这里指长安。
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吾师:对老师的尊称。
长安:唐朝的首都,这里代指繁华的世俗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秋夜场景,诗人在慈恩寺的遂上人院中独自倚靠栏杆,欣赏着终南山的色彩。夜深人静,只有风声和汉江水波的轻响,以及叶间透露出的曲江之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诗人提到“帝里求名老”,可能是在表达对功名利禄无动于衷的心境。接着是“空门见性难”,这里的“空门”可能指的是寺院之中,寂静的空间,而“见性难”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禅宗见性的追求和困惑。

最后两句“吾师无一事,不似在长安”,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师傅的怀念,或许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心境。这里的“不似在长安”可能是指长安虽繁华,但无法留住心中的某种宁静或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超脱世俗的情怀。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贺同年翰林从叔舍人知制诰

仙禁何人蹑近踪,孔门先选得真龙。

别居云路抛三省,专掌天书在九重。

五色毫挥成涣汗,百寮班下独从容。

芳年贵盛谁为比,郁郁青青岳顶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贻友人喻坦之

从容心自切,饮水胜衔杯。

共在山中长,相随阙下来。

脩身空有道,取事各无媒。

不信升平代,终遗草泽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人归吴

何人不归去,君去是闲人。

帝里求相识,山家即近邻。

交情吾道可,离思柳条新。

未饮青门酒,先如醉梦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人游吴

楚田开雪后,草色与君看。

积水浮春气,深山滞雨寒。

毗陵孤月出,建业一钟残。

为把乡书去,因收别泪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