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纯尧二上人

东山不会禅,只解拈饭碗。

方来英俊流,苦苦攻渠短。

袖中出幅纸,当面换渠眼。

不是东山痴,且要客心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高僧与来访的英俊之士之间的互动。诗人通过“东山”这一形象,巧妙地将高僧比喻为一位深谙禅理的智者,而“拈饭碗”则暗示了高僧的生活简朴与超然物外的态度。

“东山不会禅,只解拈饭碗。”开篇即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高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不直接谈论禅理,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其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接下来,“方来英俊流,苦苦攻渠短。”描述了来访者的形象,他们可能是对高僧有所期待或挑战的人,试图从高僧身上寻找弱点或不足之处,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成就。

“袖中出幅纸,当面换渠眼。”这一句展现了高僧的智慧与策略,他并不直接回应来访者的质疑或挑战,而是通过展示一幅纸,巧妙地改变了对方的视角,使他们看到了问题的不同侧面,从而达到了心灵上的触动与启发。

最后,“不是东山痴,且要客心满。”总结了高僧的智慧与待人之道,并表达了对来访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从这次交流中获得满足与启示,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增长,更是心灵上的觉醒与成长。

整首诗通过对话式的叙述,展现了高僧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次精神交流,不仅体现了高僧的智慧与超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于心灵沟通的重视。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觉允之东禅

了了了,觉觉觉,万里岷峨何处著。

全身梦入蛊毒乡,滴水石沾随饮啄。

觉觉觉,了了了,金鸡一拍扶桑晓。

眼开还是觉城东,急打翻身个筋斗。

形式: 古风

戊辰夏热澹庵为设招凉感而有作

丹山之松有如此,猎猎苍髯自风雨。

是中便是无烦天,咫尺人间困蒸煮。

怜我窗轩苦未深,解枝减翠分清阴。

我初则喜久乃愧,秀润未赴人之心。

欲尔直为临济树,一道阴凉天下住。

我宁独受焦灼休,无以枝叶为我忧。

形式: 古风

送雪窦化士

雪窦性化士,得得访空生。

粗茶吃一碗,淡话说两声。

贫无钱注疏,懒作偈送行。

只有霜空月,相随到四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僧行脚

两两三三独自行,风前大好水云僧。

神光万里杖头眼,出入飞猿似不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