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方怨

金雀扇,玉蝉翘。悔结同心,带围新来宽素腰。

宿妆山额睡黄销。照花莺镜里,不成娇。

形式: 词牌: 遐方怨

鉴赏

这首《遐方怨》由清代诗人郑文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内心的哀怨与情感的波动。

首句“金雀扇,玉蝉翘”以华美的器物开篇,暗示了女子生活的奢华与精致,同时也预示着她内心的复杂情感。接下来,“悔结同心,带围新来宽素腰”两句,直接点明了女子对过往情感的后悔以及身体的变化,暗示了她与某人的关系已经疏远或结束,她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宿妆山额睡黄销”一句,通过描述女子的妆容和神情,进一步展现了她内心的疲惫与失落。这里的“宿妆”意味着妆容已非清晨时分的新鲜,而是经过了一夜的消磨,而“睡黄销”则暗示了她内心的疲惫如同褪去的妆色,不再光彩夺目。

最后,“照花莺镜里,不成娇”一句,将女子的形象与自然界的生物相联系,通过“照花莺镜”这一形象的比喻,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尽管她依然保持着某种外在的美丽,但“不成娇”却透露出她内心的不满足与哀愁,无法真正地展现出娇媚之态。

整体而言,《遐方怨》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在情感纠葛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在面对生活变迁时的无奈与哀伤。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中秋夜城西楼望月和东坡

楼阁夜明水,枫冷雁横天。

不知今夕何夕,对此思华年。

记我骑云飞去,曾到广寒仙宇,天袂至今寒。

云外小垂手,声在步虚间。罢歌舞,何处篴,又惊眠。

十洲三岛,在眼一镜万沤圆。

画鼓连江暝合,醉把铜壶敲缺,天际此身全。

帆影碧空尽,秋水自娟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疏帘澹月.见秋池落花有忆用张东泽自制谱

三花两蕊。

渐散作秋文,细风行水,乱点鱼唼黯黯,冷香吹起。

微波似惜流芳意,聚桥阴、断钿如缀。

小澜虚縠,玉纤一掬,旧情红碎。想江上、芙蓉月坠。

正露房弹粉,曲尘浮翠。照影惊鸿,还见镜中铅泪。

西亭残梦销罗被,恋馀香依旧憔悴。

曲沟片叶,飘零恨晚,一般离思。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章台月.吴姬宛宛,家在半塘桥,尝述其小时七夕遇仙事,感而赋此

露槃花水。蛛丝一缕秋魂细。香囊暗度凌波地。

吹粉仙梯,随步乱红起。

清宵记曲西池醉,天衣香冷和云睡,月中小字明珠坠。

笙鹤相期,重解绮兰佩。

形式:

汉宫春.题春波遗泽图

水竹幽栖,认春波桥畔,旧隐松关。

清光一奁碎玉,还写虚澜。

兰纫芰制,想风襟、委迹高寒。

问仙里、知津几世,桃花流向人间。

一笑蓬莱清浅,任采芝人老,贯月槎还。

依依白云半舍,乱叶荒湾。

草堂好在,占斜阳、故国青山。

羡尘外、柴桑未远,满瓢诗挂渔竿。

形式: 词牌: 汉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