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军

掩映军城隔水乡,人烟景物共苍苍。

酒家楼阁摇风旆,茶客舟船簇雨樯。

残笛远砧闻野墅,老苔寒桧看僧房。

狎鸥更有江湖兴,珍重江头白一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军城被山水环绕,与村庄交错,人烟和景色一片苍茫。
酒馆楼阁在风中轻轻摇曳着酒旗,茶客们的船只聚集成群,雨中的桅杆林立。
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和隐约的捣衣声,那是郊野的别墅,老苔覆盖的古桧树下,僧房静谧。
在这里,我更享受与鸥鸟亲近的乐趣,心中充满江湖之志,江边的白鹭更是增添了诗意。

注释

军城:军事要塞。
水乡:水边的乡村。
苍苍:广阔无垠,苍茫。
酒家:酒店。
风旆:酒旗随风飘动。
茶客:喝茶的人。
簇雨樯:密集的雨中船帆。
残笛:断断续续的笛声。
远砧:远处传来的捣衣声。
野墅:郊野的别墅。
僧房:僧人的住所。
狎鸥:亲近鸥鸟。
江湖兴:江湖情怀。
珍重:珍惜,看重。
白一行:白鹭一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无为军(今安徽无为)的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首句“掩映军城隔水乡”展现了军城隐于水乡之间,环境清幽。次句“人烟景物共苍苍”则强调了城乡一体,景色苍茫,弥漫着浓厚的自然氛围。

颔联“酒家楼阁摇风旆,茶客舟船簇雨樯”通过酒旗随风摇曳和雨中船只聚集的细节,生动描绘出市井生活的热闹与繁忙。颈联“残笛远砧闻野墅,老苔寒桧看僧房”进一步深化了意境,远处传来断续的笛声和隐约的捣衣声,增添了乡村的宁静,而古老的僧房与青苔寒桧相映,更显出岁月的痕迹。

尾联“狎鸥更有江湖兴,珍重江头白一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江边鸥鸟的亲近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无为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冬日卫枢至

冷话复长吟,俱非俗者心。

空斋留并宿,几度梦相寻。

鸟乱槐枝折,烟微雪气侵。

如何急前去,羸马万山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泉水驿

晓城寒水共萧萧,湿碧吹青路一条。

烟霭浓间出山驿,林萝深里过溪桥。

闲情谩会吟兼画,隐事犹输钓与樵。

多谢孤村人落外,酒旗风急更相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曹川

诗怀动叹嗟,驴立帽阴斜。

雨泺生新碱,茅丛夹旧槎。

午烟昏独店,冈路透谁家。

几日江南兴,扁舟泊岸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台城寺水亭

金井前朝事,林僧问不知。

绿苔欺破阁,白鸟占閒池。

清楚曾经晋,荒唐直到隋。

南廊一声磬,斜照独凝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