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寺水亭

金井前朝事,林僧问不知。

绿苔欺破阁,白鸟占閒池。

清楚曾经晋,荒唐直到隋。

南廊一声磬,斜照独凝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回忆着往昔金井边的往事,林中的僧人询问我却茫然无知。
青苔蔓延侵蚀了古老的阁楼,白鸟悠闲地占据了空闲的池塘。
清晰记得那是晋代的事,荒唐的历史延续到隋朝。
南廊上传来一声磬响,夕阳余晖中我独自沉思。

注释

金井:古代宫殿或贵族府邸中的井。
前朝:过去的朝代。
林僧:住在山林中的僧人。
不知:不知道,不清楚。
绿苔:青苔,常指古老建筑上的苔藓。
欺破:侵蚀、覆盖。
阁:阁楼,一种多层建筑。
白鸟:白色的鸟。
清楚:清晰,明白。
晋:中国历史上的晋朝。
荒唐:荒谬,不合理的。
隋:中国历史上的隋朝。
南廊:寺庙或宫殿的南侧回廊。
一声磬:磬声,寺庙中敲击的乐器。
斜照:夕阳。
凝思:深思,陷入沉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台城寺水亭》,通过对台城寺水亭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自然的变迁。首句“金井前朝事”暗示了昔日皇家的繁华已成过往,而“林僧问不知”则透露出岁月流转中人们对往昔的无知或遗忘。接下来,“绿苔欺破阁”形象地写出阁楼的荒凉,被青苔侵蚀,显示出时光的无情;“白鸟占閒池”则以白鸟占据闲静的池塘,寓意着生命的更迭与自然的生生不息。

“清楚曾经晋,荒唐直到隋”两句,通过对比历史的短暂与时间的漫长,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南廊一声磬,斜照独凝思”以傍晚钟声和孤独的沉思作结,诗人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沉思中,夕阳斜照更增添了寂寥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古抒怀,体现了林逋诗歌清高淡泊的风格,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玉梁峡口怀朱严从事之官岭外两夕舟次于此

苍莽江湾尽入深,数家村坞在山阴。

烟横落木寒初静,水带微阳晚未沉。

极览定非他辈事,不来终负此生心。

鲈鱼斫鲙松醪酒,曾属诗人两日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伤朱寺丞

妻女飘零五岭头,为君南望涕横流。

浮荣暂得衣朱绂,远宦寻闻丧白州。

天与声名还自折,瘴侵编什有谁收。

朝中交旧知多少,应惜无儿似邓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华阳洞

华阳山雨拂轻尘,独步烟霞访隐真。

笑傲太平云外客,安闲清世梦中身。

金章名重人称贵,布褐才高道不贫。

吟罢洞天风正淡,自知凡骨定逢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吊薛公孟

未第身魂殁帝京,东还长欠奠幽灵。

遗文尽合编家传,高行谁堪撰墓铭。

谈柄寂寥尘久暗,墨池荒废草空青。

三招不见山巾湿,拟画轩昂太白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